《文心雕龙·知音》篇是《文心雕龙》中关于作品阅读论的重要篇章,为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方法指导。
作者首先提出了鉴赏、批评之难的原因,即“音实难知”和“知音难逢”。
又提出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具体标准即“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分别从文章体制、文辞运用、作品继承与革新、风格特色、引文用事、诗文声律等角度提出了鉴赏作品的六个标准。
又进一步提出了鉴赏作品的具体做法,即“披文、见异、玩绎”。其为后世作品阅读提供了方法指导,也树立了阅读与评价的标准。
在对某一作品的题材选取、辞采、修饰运用进行考察后,进一步把作品放在同类相似作品中,看其在同类作品中在内容、手法方面的继承与革新之处。
如《通变》篇中说:“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封禅》篇中说:“树骨于训典之区,选言于宏富之路;使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则为伟矣。虽复道极数殚,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这些都表明了诗文作品创新的重要性。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任何作品都是孤立存在的,一些作品与其他作品在某些角度都会存在一定联系,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也可能是手法方面,不一而足。
所以在考察作品时,将其放在相关作品中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其继承处外,体会其新异之处,更易形成体系,更好地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作品。
比如,比较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为写梅,到高中阶段学生已积累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和梅尧臣的《梅》。
三位作者同为宋代作家,但生活的时代不同。
虽同为写梅,但表现手法却各有不同。
陆游的作品中“零落成泥碾成尘,只有香如故”用拟人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既使沉沦下僚,不被重用依然不该本性的节操,而林逋则运用各种具有隐喻性质的意象,用象征手法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梅诗则描写了凌寒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春的寒梅,赞美梅花不畏艰难条件与困难作斗争的坚毅品格。
三篇侧重角度不同,手法各异,但三篇中梅花却有共同点:品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勇于同艰苦环境作斗争。
在比较分析中,提取出同一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中的特点,在同与异的比较中,形成规律性内容。
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之说,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
可见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经锤炼而得的这个字,词具有其他词语无法与之匹配的表现力与表达效果,往之构成“句中眼”或“篇中眼”。
“六观”中第二观即为观置辞。即看诗文作品中文辞的运用、拣择与修饰。
如《镕裁》篇中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章句》篇中说:“句司数字,待相接以为用;章总一义,须意穷而成体”;《丽辞》篇说:“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
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诗文作品中文辞的运用、拣择与修饰对作品的表现力具有重要影响。
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中“暗香”历来被人们称道。
在赏析时,教师依然可以用替换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该词的妙处。
若将“暗香”换成“幽香”表达效果如何?“暗”与“幽”都有隐秘的、不易为人所知的特点,所以“暗香”与“幽香”都需要用心感悟,才能领悟得到。
“暗”有偷偷的含义,所以暗香在“幽香”的神秘幽远的特点外,又多了一份不愿为人所知的隐逸情怀,与“梅”自身高洁隐逸的品性相对应符合,更突出梅之高洁隐逸,所以“暗”表达效果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