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领导把额外的工作强加给你,而带着情绪投入工作,你有没有因为工作多而怨天忧人,你有没有因为工作多而敷衍了事,你有没有因为工作影响家庭生活,
因为选举,需要老师配合参加投票;因为会议要求人数,需要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凑数 ;因为学校创建,多了很多档案建设,特色汇报,工作总结等等。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呼吁,让这些跟教学无关的闲杂事远离学校,远离教师和学生。
有些事确实与教育无关,但有些事却和教育息息相关,因为疫情,学校增添了很多额外工作,比如重点人群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数据上报等等;这些事情都关系着校园安全,师生人生健康,切实阻断学校疫情,今年春天,疫情反扑,导致西安再次中招,上海确诊人数直线上升,在疫情防控上,向来以严著称的洛阳更是加紧了核酸检测的次数,今年师生核酸检测的工作分给了我,说实话刚接到的时候,心里有抵触,因为我承包了办公室里所有的杂活,因为分股室,分人对接工作,只要工作对不上人的,一般是我的,给我我也无怨言,一是因为我是办公室年龄最小的,多干很正常,你总不能让快退休的教师去干这些收缴资料统计的活,二是我认为不管任何事,只要好好干都能总结经验,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利的,我不怕出力。但是领导把核酸检测的工作分给我,我感觉领导没有看到我的辛苦,那段时间体育上事情特别多,我需要跟进。
接到活有抵触,有情绪,但是不影响我好好工作,只要分给我的活,不管一开始我是愿意还是喜欢,最后都能很漂亮的完成,我不会故意做不好,或是故意完不成,让领导换人,我努力完成的最好是对我能力的认可。接到核酸检测的工作,从生疏到熟悉再到熟练,让我考虑事情更全面,考虑工作很细致,知道怎样快速解决发生的问题。每次全员做核酸,一千多人,我也可以轻松应对,当然需要同事的合力配合,有了他们让我轻松应对。每天一次核酸,两天一次核酸,一周两次核酸,从方案到人员分配,都有详细的考量,这也是一次次核酸检测锻炼出来的。从三月到六月,三个多月的核酸检测,多少场没算过,多少人没数过,但是姐姐也轻松应对了。
我是体育生,语文素养也不怎样高,我在努力进步。领导每次让我写总结时,我都急得抓耳挠腮,整夜做梦都是在写文章,还记得第一次写工作总结,那种无助,那种无从下手,那种心焦你能体会吗?写完领导看后,让原来经常写工作总结的老师帮忙改改,大标题基本还是按照我写的,但是内容来了大变革,语言表达确实厉害,改后瞬间显得高大上。可能领导怕打击到我,事后还夸我第一次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在以后的三年里我又陆陆续续写了几次工作总结,最近的一次是六月底,领导要的急,但是领导给了大纲,我连夜补充后发给了领导,现在已经不记得写了什么。
人总是习惯于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因为省事又省力,人类不喜欢做不确定的事情,因为费脑又费事。丹尼尔.卡尼曼,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在对人类大脑如何做出决定的研究中,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我们人类大脑有快和慢两种思维模式,也叫勤快思维和惰性思维。快思维属于无意识思维,依赖直觉、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容易犯错;慢思维属于有意识思维,需要调动精力来分析和计算,反应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一般直接采用快思维作出的决定。只有快思维难以抉择的时候,慢思维才出面!
我们人类大脑如此懒惰,好逸恶劳,喜欢简单和粗暴!所以人类不喜欢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这是原始大脑决定的。
就如标题写的“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到事情越多。”你能做好的事情也会越多,人要学会努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
智力水平并不是天生而已,很大程度上是有我们自己发展。
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
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能力的提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要学会正确归因,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