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这句话有三个不明确,一是主语不明确,二是对象不明确,三是内容不明确。之前提到过对象不明确,它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是代词指代不明确,如“审察其所先后”中的“其”;第二类是对象未出现,如“见变化之朕焉”中的“变化”指什么变化;第三类是此句中因主语不明确而引起的对象不明确。
从“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到“校其伎巧短长”的主语都是明确的,即圣人。而在此句中,做“审定”的人可以是具有不同身份的人,例如皇帝、省长、经理、学生等。内容不明确是指“审定有无”是指什么的有无,是金钱的有无、能力的有无,还是信誉的有无?“虚实”同样如此。
句中方法是明确:仔细考察而判定交谈对象的有无和虚实,顺从交谈对象的喜好和欲望来推测他的志向和意图。由此可见方法论的特点,讲的是总方法而不是具体情况。
陶弘景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言任贤之道,必审定其材术之有无,性行之虚实,然后随其嗜欲而任之,以见其志意之真伪也。”陶弘景所言为君主任用贤人的方法,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主语(君主)、对象(贤人)、内容(材术、性行)构建出来。这是陶弘景的理解,对你来说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你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多构建的方法和陶弘景的绝对大相径庭。
进一步来看,陶弘景的理解对其自身也无甚作用。他在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纵横家的思想,难道君王任用贤才的方法儒家讲的还少吗?何以用纵横家的话再说一遍?前文说过,对象不明确的第三类是因主语不明确而引起的对象不明确,简而言之是,关系不明确(后面用这个词)。陶弘景构建了君臣关系,即上下关系的一种,但他将主语定为君王(上位者),可他自身不是君王,除了学术上的价值外,这对他自身有其它作用吗?
《鬼谷子》是诸多(包括古今中外)论著中最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少有的以自身为角度的实用书籍。在理解时,要多将主语定为“我”,不仅要结合经验和知识,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这样理解将引出来一个新的大问题“关系类型”,你需要明白“我”和交谈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之前提出的一个大问题是“人物库”。如果在读《鬼谷子》之前,你已经对这两个问题有所心得,那么你对《鬼谷子》领悟的就越深刻,而不是漂在水面上。
参考文献:
[1].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