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一直想搞搞写作的朋友聊天。
他说他今天想写点东西,但不知道可以些什么;他昨晚做了个梦,特别想写下来,但一抬笔(我:是抬手指吧?)又觉得好零碎,写不动。
我就开始凡尔赛他“每天一千字打卡的我淡定看着你”。
他说:“你是怎么开头的?哦不对,你阅读量很大。”
我想了想……最近好像都是读自己的文字和读评论比较多~
而且我的开头……说白了都是很随意的。
其实最近的随笔都不算什么写作,顶多是一些卡片而已。
偶然会有点线索感,但其实都是用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于是我也给他讲了下卡片阅读·写作法,特别是讲如何进行拼接。
他的第一反应是,哦,写提纲是不是?
我想了想,是,又不是。
当年我们写提纲,其实就是为了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甚至小学、初中也就300~600字之间。
提纲往往都有100多字了,再这里填填那里填填,确实一下子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但是我们现在写东西,真的只写800字够吗?
看我现在像是只开了个头,已经400字了——当然给语文老师一看,嗐,你写的啥呀,零分~!
毕竟现在真的,随便发个牢骚,200~300字完全没问题,像以前说140字的微博早就不够了,大家都用长图发文,结果后来朋友圈的限字不就宽松多了?
哦对,我还想起当年说朋友圈纯文字是测试用的功能,如今点出来也依然在提醒“这是内部测试啊”,挺有趣的。
虽然如今极少人发纯文字就是了。
那么,如果真的要写一篇符合公众号规格的文章,我想2000字应该是少不了的。
这个时候如果依然采用写提纲的方法,要填充的就不是一两百字能够解决的了。
那就说,简单的总分总,1、3、1这样的分段,也就是3大段,开头结尾少点,中间占3分这种最“中规中矩”的计算方法的话,那么至少前后各分配个250字左右,中间三段1500字,也就是每段500字。
看看,每部分都相当于一篇小学生短文呢,随便发挥的话估计有点难度了。
但是这个时候总犯不着继续往下写更细的提纲吧?
相信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起那个每篇正好300~500字的小文段——卡片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轻松了,写好提纲,中间贴简要的我见和1~2段我思,然后头尾再整体“思”一下,甚至再贴个我见来收尾,这文章写得不要太轻松写意。
啊……尽管现在我也不是这么在写啦——理解为我现在都是在写卡片就对了。(哪有那么长的啊!)
所以可见,卡片阅读法,同时也是卡片创作法。
如同朋友所说“你的阅读量很大”,这个“阅读量”是如何决定的呢?
是过去读了多少本书,或是最近读了多少书,或是短时间内可以读完几本书吗?
好像都有可能对,也好像都不能绝对说明问题。
非要说的话,我觉得是“有多少内容还记得”。
就如我们之前一直在说“求真”,对于阅读量,什么样的阅读量才叫“真”呢?
就知识而言,只有记住了,能随时信手拈来,想用就能用上,或是脱口而出的,才叫真知识。
那么阅读量是否也应该要符合上面这种说法呢?
是否有进行阅读过,应该能体现在,能否写出相应水平的文字,是否拥有相应水平的谈吐,是否能实践到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否则,我们的阅读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单纯享受型的阅读,假设我们享受完就不记得内容,无法向他人甚至自己来复述,那么能算得上享受吗?
是的,这里我们甚至都不考虑快慢的问题了,连是否“有使用价值”(能发电!)都不考虑。
毕竟卡片的创作,其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一时的享受、感悟,而非总是绝对能够立刻使用的“术”。
这里就体现出一个问题:哪怕是单纯“找乐子”,我们也得“过脑”,对过程有所记忆,否则一切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完全称不上享受。
让我们一定记住这个要点:只要是不记得的,不管客观是否有发生,主观上就是未曾经历。
也就是“你永远不可能记得你完全忘记的事情”这句废话。
啧啧,明明花了努力或者投入了资源、时间什么的,结果却“未曾经历”,这也太伤人了。
也许会有人说“啊我记得那种感觉但我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
或者是“某人给过电话号码给我但我记不得具体是多少”。
那么其实这还算是“有记忆”了,并不是真正忘记。
真正的忘记,就如从脑子里把刺激源直接拿走了一样。
我们可能会不理解刺激源是如何作用于大脑的,但我们一定理解如果没有刺激源就不会有反应。
其中,“回想”就是重要的刺激源;“回想”的精确度,则决定了这个刺激源所能带来的情绪高度。
当然,即使是放在具体知识的回想上,依然可以带来情绪的高度——自信的情绪。
实际上,所有依然能够回想的记忆,至少有那么一些部分,是能够或有序或零碎地长久保留在大脑中,那就是所谓的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有近乎无穷的空间——至少目前没有听说过真正能把大脑“塞满”的人存在。
但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部分内容呢?
很简单,一个仓库如果很凌乱,找东西一定很难,甚至明明要找的东西就在里面,但无数次经过都被遮挡住,或者被其他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于是就错过了。
而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往这个仓库里面塞入各种有明确分类标签的陈列货架,并认真给为所有东西编好索引呢?
那相信只要站在仓库门口,打开索引一看,就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找东西了。
然而,除了我们最扎实的那一堆知识,比如母语语言能力,比如键盘打字,比如日常生活的各种最常用的技能,我们还有多少记忆是真正如上所述认真整理好的呢?
可能是反复看了很多遍的,最爱的电影或书籍;可能是反复吟唱或演奏了很多遍的,最爱的歌曲;可能是每天都必须用上的,具体工作技能;可能是某次刻骨铭心的经历……
好了,这些例子里面,要么是重复(反复)+强烈情绪(最爱),要么就是反复(每天都必须用上),要么就是单纯强烈情绪(刻骨铭心)。
啊,其实母语啊打字啊日常技能都算是必然有反复这个因素了。
于是,除了上述两部分,我们绝大多数知识都是模糊不清,只要一段时间不去用,就会忘记很多。
当然,通过我们重新进行整理、输出,它们会渐渐地重新复现和被掌握。
就像是,即使很久没有骑车,某天突然兴起买来想骑一下。一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甚至平衡都有点难保持;但只要继续骑,没几下就又能站着骑、跨步上车、单手松开乃至双手松开等等各种花式操作……
这就是长时记忆的作用。理论上它就是近乎无限长时间的记忆——前提是你真的有“记住”。
而卡片阅读法在这个过程中,既充当了“目标碎片化”(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思和我见篇幅都不能太长),又做到了“集中情绪”(选择感触最深的段落),同时又是刻意进行输出和背诵(反复整理),还会分门别类地存放(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卡片是会做成实体,并分门别类存放,但我们依然希望每个人都真正做到,把卡片像前面所说的方式,存入脑子里。
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在写作、学习、聊天的时候轻松信手拈来了。
就像这么多天以来,我写的这些随笔,总是会反复强调那么两三个概念,其目的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发言中能够随时拎起来聊,而且不会出现逻辑混乱。
当然,这就要求我在写的时候就要注意,千万不要逻辑,否则错误的逻辑也会变成深刻的记忆。
毕竟,大脑是个可塑性过于强的存在~
就像老话说的,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有人说这是在说人?
对啊,人不就是大脑的载体而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