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生怕自己本非美玉,孤儿不敢加一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
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
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的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
现实生活有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不敢成功。唯恐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于是甘愿忍受命运的摆布。
包括我也是这样的。
想要又渴望,却又不敢争取,无能为力的最后,只剩下无可奈何。
究其原因,这属于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障碍。
受潜意识影响
小的时候,每当街上有卖水果或者玩具的时候,母亲都会给他讲道理:”如果现在买了,我们家的钱花完了,大家就会变成乞丐了。如果现在不买,将来我们有钱了,可以买很多。“
母亲从小给他种下了这样一个心锚——先苦后甜,先甜就要后苦。
这个心锚让他潜意识中认为如果提前享受了美好的事情,就必然会有悲惨的事情在后面等着。
所以,他会不由自主地逃避美好的事情,潜意识鼓励他要吃苦,以至于他不敢成功。
自尊水平较低
上世纪70年代,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大伟·梅缇通过实验发现,当人们的自尊处于较低水平时,会抗拒成功。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成功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喜悦,而是无尽的焦虑和担心。因为他们自小就被灌输了一些诸如“一将成万骨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等观念。
例如,某次考试考得很好,老师、家长、同学都难免会期待你下次会有更好的成绩。但是对于自尊水平较低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眼前的成功会害他们下次失败的时候更加丢脸,从而抗拒成功。
挫折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下长大的人,从小遭受父母的言语伤害,很容易将其内化,认为自己不配获得成功。
70、80后,很多都是在父母的打压下成长起来的。
尤其是那些从小到大都在遭遇父母言语伤害的,诸如”一辈子没出息,你就是个废物,养你有什么用”。
这些言语已经根植在他们心中,他们对于看待自己成功都是负面的思想。尽管有那么片刻对成功的贪恋,但很快还是会被淹没在负面的声音里。
创伤后应激障碍
根据以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家所述,人们对成功的抗拒还有可能源自自身的创伤经历。
当人们处于压力和兴奋中时,人体的生理反应十分相似。
成功时的激动与兴奋感带来的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等反应非常接近创伤反应引起的生理唤醒,并可能由此造成一系列关于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与联想。
例如:一个患有焦虑症的人,在经历过躯体症状——濒死感后,会恐惧出现在人潮拥挤的地方,会害怕大众对他投去的目光,更不用说站在领奖台上,对自己的成功发表一些感言了。
因为兴奋和激动带来的反应会引发他的躯体症状,下一刻也许他就会晕倒在领奖台上。
不论是什么原因,一切都过去了,脚下的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改变脑海中那些不正确的观念,滋养内心小孩,克服心理上的自我障碍,拥抱美好生活!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纪伯伦
它本可进取却故作谦卑;
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容易;
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幅;
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