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静的跟着保罗的叙述读完了这本书。
出场的是保罗·卡拉尼什,神经外科医生,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如此炫目的介绍是从书的扉页抄写下来的,让我们知道,这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
36岁的保罗发现自己得了肺癌,4期。所有期待的、即将来临的、美好的未来,似乎突然消失了。因为作为一个医生,他十分清楚这个病意味着什么。
书的第一部分——当我身强体健时。保罗从自己为什么成为医生娓娓道来。有一个身为医生的父亲,并没有激起保罗学医的兴趣,相反,因父亲工作繁忙导致在保罗成长中的缺席,他甚至斩钉截铁的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医生。保罗最开始对语言感兴趣,随之是思想、产生思想的大脑,由此他拿到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的学位。但随着研究的展开,“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最终,保罗选择了成为医生,因为正如惠特曼所说,只有医师才能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人”。
学生时代的解剖课,医学院中直面生死,进入临床开始住院医师的工作……第一部分的后面,保罗通过一个个病例,让我们了解,医学中存在的各种悖论、医学伦理、医生的责任、对病患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及医生自己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这部分内容描述相当客观,同为医生的我看到的都是真实。对于非医疗专业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医疗、理解医生、理解疾病的重点。
第二部分——至死方休。这部分围绕保罗发现患癌后的治疗经过展开。从医生到患者,角色的转换让保罗发现,原来很多问题医患两方的看法很不一样,比如数据、预后等。而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也让保罗备受煎熬,面对自己的死亡,是重建旧生活,还是去寻找新生活?他一边钻研医学,一边又转向文学作品寻找答案。
治疗开始了,治疗有效了,最终,保罗遵从内心的召唤,重新拿起了手术刀。对于另一个重大的问题——该不该要一个孩子,保罗夫妇慎重考虑沟通后也做出了决定,要一个孩子。他们决定活着而不是等死,而生活绝不是要一味地躲避痛苦。
保罗的生活似乎恢复到了癌症之前的轨迹。找工作的时候,当心仪已久的工作岗位不能接受时,保罗意识到,癌症已经彻底颠覆了他的人生规划。
…………………………………………………
突然不愿继续上面的文字了。知道自己所写的远没有表达出保罗的深度,甚至自己感受的东西都不能清晰明了的写出。
事实上,看完保罗的书我很平静,也没有很伤心,可能是看惯了病人的离去,更多的是因为保罗的叙述没有让我觉得悲伤。
后记是保罗的妻子写的。在看后记的时候突然抑制不住的悲伤,甚至一度泣不成声。保罗妻子的叙述也不悲伤,但正是这同样不悲伤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保罗及其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保罗留给妻子的最宝贵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和妻子共同成长的记忆,是他们饱尝痛苦却依旧幸福生活的能力。
保罗一直在探寻生命的意义,而在这一刻,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保罗探寻的意义。
真正第一次,询问自己,我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