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浜田 寿美男
原创 翻译 洋酱
1.究竟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现在非常有人气,有人还会当真地认为,懂得心理学就能读懂人的心思。但是说实话,人的心理不是轻易能够看透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因为心理的问题深深地烦恼、痛苦。可是另一方面走进大学,有心理学专业,那里有专门教的人,还有搞研究的人。其中还有“儿童心理学”、“发达心理学”等分类。听起来,似乎当孩子在“心灵”或“发育”方面、育儿或教育上遇到烦恼时,只要去找心理学专家咨询,或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就可以解决似的。事实上真正进入到这个圈子里才发现,不仅没能解决以前的烦恼,反而觉得更加摸不到头脑...。
也许就因为这样,我在大学里多年打着发达心理学的招牌工作,有时会有人来挑战性地为问,“到底心理学是什么呀?”对这种问题我总是回答不好。这听起来虽然很丢脸,但是说实话,的确是这样的。
相反,如果对这种问题,如果有心理学者能够立刻就简单地做出回答“心理学嘛,就是...”的话,我会觉得很怀疑“真的吗?”。更有些心理学者(这样的人还是挺多的),甚至还要再加上“心理学还可以做这样那样”地吹捧宣传,我真想吐他一脸口水。
实际上,“心”是一个非常难以琢磨的东西,似乎谁都明白,但又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尽管如此还会有些表现得似乎已经了如指掌的人,我会觉得“那你可真了不起呀。”
心是不如愿的
心理学,从字面上,是有关心灵的科学。那么如果问什么是“心灵”,又该如何回答呢?最近我很喜欢的一种回答是,“心是一种不如愿的东西。”这是滝川一广先生在《心是在哪里破碎的(原名「こころはどこで壊れるか」(洋泉社))》一书中的说法,我也认为的确如此。
说到不如愿,一般来说,比如有想要的东西却没有钱买不到;有想见的人却因为某些原因见不到;或者不想去学校却被逼着去等等,是说一些不能顺自己的心意的事。这的确是我们平常感到的不如愿。
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些不如愿前面,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不如愿。那就是“想”买、“想”见面、“不想”去学校的这些“想或不想”的想法,是不能随我们的意愿控制的。不仅仅是想或不想的事情不能实现,而且这些愿望的源头---这些“想法”本身也不能随心所欲。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奇怪,那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点。
比如,恋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喜欢上了一个人,对对方有了好感,我们就会像有了强迫观念(obsessiveidea)似的一直被这种心思缠绕,生活也完全被这种想法支配。变得不知如何是好,终于鼓起勇气向对方表达心意,但也不能保证对方一定会接受。不幸的是,遭到冷冰冰的拒绝...。明知不行本应立刻干净利落地放弃的事,但是一旦涌起的心思,想要放弃却真没有那么容易,而大多数情况都会拖很久。
例如跟踪狂,是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的一种极端的形式。这种行为通常会受到社会谴责,但这并不是与我们毫不相关的事。跟踪的人自私任性,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行为。但是事实上,他们是处于无法抑制、无法斩断自己的想法,正陷在这种不如愿之中的人们。
真正需要的是,吞吞吐吐地思考
要说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没有比自己的“心”更不随心随欲的事了。我们面对这不能随心所欲的“心”,如何去和它打交道,则是我们的大问题。
但是心理学,面对这个不如愿的对手时,总是试图想直接掌控它。比如,有个孩子从心底里不愿意去学校,这种想法的背后应该包含着这个孩子所处的环境。再比如不愿意学习的孩子,造成这种厌学的心情,不是仅仅由于孩子本身的任性,应该在强迫孩子学习的周围环境里还隐藏着问题的原因。然而心理学,对于周围状况不闻不问,而是把被卷入其中的人的心灵单独提出来,想要直接对它进行操作。
人是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并随着周围环境而形成各自心灵的。但是,自称心理学者的大多数,对于环境这个方面没有充分的认识,一味地仅仅提出“心”的部分,对它进行操纵、评价、再对为此受伤害的心灵进行护理。也许,心理学家本来就是这种倾向比较强的一类人。说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应该辞掉不要再做心理学家了。
可是之所以我还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因为我认为还有应该有“另一种心理学”是理解“在环境中的人”,并凝视其不如愿的心灵的。并且觉得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来来应对这种不如愿的。
所以,别人来问我“什么是心理学”,我总是吞吞吐吐地思考答不上来,我觉得这里是有它的意义的。事实上,面对这种多数是含含糊糊,无法断言的东西,不去用专业术语来敷衍遮盖,反而通过诚恳地,吞吞吐吐地思考,才能从这里开始发现一些东西。
2.那么,什么是“发育”呢?
首先,我们谈孩子的“发育”。到底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真的不太明白。
人也是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最初从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开始,经过诸多奇迹,细胞反复分裂,逐渐变成人形,出生到世间,从婴儿到孩子,从孩子到青年,从青年到成人。如果说这就是“发育”的话,当然毫无疑问,但是如果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发育”呢?,事实上只能回答“不知道”了。
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人的发育也是非常复杂的。多数的发达心理学家,都是把复杂的发育现象中的一部分单独分离出来,试图对它准确地观察分析。作为科学研究,这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但问到这“一部分”是如何联系到我们每天眼前面对的孩子的“发育”的呢?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毕竟,在我们生活中一起生活的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
什么是“不用管”也成才
我多年从事关于“发育”方面的工作,当别人问“什么是发育?”,我也说不清,于是干脆就将错就错地回答“孩子不用管也能长大。”听起来有点不负责任,但是这是真心话。问题在于“不用管”的内涵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顺其自然的发育,不用去管”的意思。但这个“顺其自然”其实是很难的。
不能把孩子作为个体提出放到培养器里单独培养,说是“顺其自然”,但放置不管,也不能成长。孩子是在周围的物和人形成的社会中生存的,孩子的“自然”必然与周围的环境是“成套”的。
比如说,孩子出生了,爸爸妈妈“顺其自然”就会觉得孩子可爱,被爸爸妈妈爱的孩子“顺其自然”也会顺利地成长。这些都是自然的事,人是生来具备这种“自然”的。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现实中出现的虐待儿童的现象,本该觉得可爱的孩子,有的家长由于孩子不能如自己愿,施加暴力,或者无视孩子。而这些缺乏爱的孩子,未能处理学会处理好和周围人的关系却成为了大人,接下来到自己为人父母时,又不知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有人称这是虐待的连锁,反过来说,这是原本顺其自然就能做到的“自然”受到了损害,无法成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顺其自然”的自然是什么,当它受到损害时,应该如何修复挽回,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开拓新世界
说到孩子的“发育”,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的是,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提高孩子的能力、知识、技能等。不过说实话,单独地作为个体的“发育”,原本是不可能的。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由于近代学校制度在社会扎根稳固起来,这种把孩子当成一个个体来看待的看法不断扩大。现在,学校成为了一个提高个人能力,并关系未来的一种存在,强有力地支配着孩子们的世界。我在这里说“不用管也成才”,听起来似乎很滑稽。这正是因为这种把孩子单独提出来作为教育的对象的看法已经非常普遍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在此强调这个理所当然的一点,“发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能力。比如说,一岁左右能够直立行走了,这不仅仅是获得了能用两腿走路的能力,而是通过发挥这种能力从自己的家走出去,与他人相遇,在外面玩儿,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家,获得了这样一个有“往返”的步行世界。相反,即使拥有了步行的能力,如果没有以家为主轴的“往返”的构造,那出门后就不会回来了。
太理所当然的事情,特意写出来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所谓“发育”,不是孩子作为个体获得了什么能力,而是孩子通过使用自身的能力去开拓新的世界。这看似很微小的区别,也许还会觉得只不过是不同的说法而已。但我认为,这种思路的不同非常关键。“发育”不是在个人范围内考虑就能够完成的,永远是和周围的人和物形成的世界是连为一体的。我觉得这是最根本的思路。
原文《Chio 115号 親になるまでの時間》浜田 寿美男著
【洋酱自言自语】
想要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可能性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这里滨田老师正是给我们这些热衷于提高,锻炼孩子能力的家长们敲了一个警钟。如果没有一个安心的可以回的家,如果孩子没有运用自身能力自己去开拓新世界的机会的话,仅仅把注意力都放在提高能力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作者:浜田 寿美男(Hamada Sumio)
发达心理学、法心理学家
倡导重新审视发达心理学、同时参与冤案中的供词及目击证言的鉴定
声明:洋酱受《Chio Oha》独家授权对文章进行翻译编辑。如需转载、复制、剪贴请申请授权并标明出处。
《Chio Oha》简介
Chio「ちいさい・おおきい・よわい・つよい」*(译文:小的、大的、弱的、强的)
Oha「おそい・はやい・ひくい・たかい」*(译文:慢的、快的、低的、高的)
出版社:ジャパンマシニスト社(東京都新宿区)
日本育儿专门杂志。1993年创刊24年来,为保持公正中立的立场,拒绝刊登任何广告或接受赞助,完全依靠读者的购买进行运作。由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医生、保育员、教师等实际接触、了解孩子们专家参与编辑制作。提供使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到安心的内容。社会信赖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