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一、无处不在的焦虑
1. 从蛮荒世界走来
从十年前开始,互联网世界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产品经理”和“产品思维”这两个名词也是随之大范围流行起来,尤其是在乔布斯、周鸿祎、马化腾、张小龙、雷军这波大佬们或直言自己就是产品经理或各种宣传产品思维的情况下,整个互联网世界对于产品经理的需求暴增。一时之间,仿佛真的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年了,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
很多人开始想进入互联网行业,感受风口上的浪潮,而产品经理整个岗位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逼格够高,因为门槛够低,因为互联网世界还处于蛮荒,因为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基础型、功能型产品经理。这就造成了产品经理岗位人数井喷的情况,职业人群能力参差不齐。
但是,随着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市场上人口红利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萎缩,像互联网早期你做一款好玩、好用的产品就可以大量圈用户,获得注册的机会极难遇到。这是大背景的焦虑,是互联网行业的焦虑,也是产品人的焦虑。
2. 能力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竞争激烈
产品经理岗位由于上述因素影响,人才供给增速明显。但是明显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大量5岁以下的产品经理技能单一,缺乏核心的竞争力,并且需要面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上图数据(来源于拉勾)来看,近年来,在互联网行业中,诸多的职业(产品、运营、技术、市场等)随着经验年限的提升,薪资待遇水平提升的涨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六种职业类型里,尤其是5-10年经验提升阶段,产品经理的薪资涨幅是最低的,仅有6.66%,而运营岗和技术岗的薪资涨幅均在13%以上(运营涨15.24%、技术类涨13.07%)。
而且,很多产品经理都属于基础型的功能产品经理,这种产品经理往往比较善于画画原型、写写需求文档,对于所处行业的深入思考和产品商业上的思考比较浅显。但是功能产品市场已经逐渐饱和,这种产品经理是几乎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经理。对应的,市场细分加剧,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应技能的要求也越来细分,这就势必会淘汰一部分改变较慢,或者不愿意改变的产品经理。
3. 新事物/新风口不断快速涌现
几千年来,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像互联网行业一样拥有这么快的信息和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尤其是近些年来的科技浪潮,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目不暇接,轮番上风口。(参考以下百度指数图)
可是,每一个行业的发展,对应的知识和人才的储备都需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所以,当一个领域站到风口上的时候,绝大多数产品经理的能力都是无法快速迁移进去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很高的行业知识壁垒,很多产品经理需要重新去学习新的知识领域(比如AI,比如区跨链知识),去了解这个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内核,而真正通过艰苦的学习过程完成转型的产品经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产品经理要么还是在持续观望,要么就是在高昂的学习成本面前选择了放弃。这个时候,被留在相对落后的领域内和转型失败的失落更会增添你的焦虑感。
4. 无处不在的焦虑
常有人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我们每天身边的对比简直无处不在。
* 90后年轻人成为产品经理的主力军,80后产品经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 高学历人群占比逐渐增多,产品经理从业人群中,83.6%为本科生,硕博士生占比为9.3%,并且随着新人不断涌入行业,硕博士生的占比也在进一步快速提升。
* 北上广深杭,房价一路飙升,收入增长乏力,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 各种社会新闻中不断报道的“日赚3000”、“月入15万”的信息,冲击着产品经理薪资增长缓慢的内心。
可是,面对这诸多让人焦虑的问题,产品经理自己应该自处呢?
二、产品经理的自我拷问
看了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产品经理应该深入的进行一次自我拷问,反思一下自己在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上的能力、思维上的短板。毕竟,大部分的焦虑其实都源于能力的欠缺,而产品能力又分非常多细分的模块,如产品需求分析能力、设计能力、项目沟通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这些能力维度的东西都是相对明确并且可以锻炼的,而且这些也都属于相对基础的能力。但是思维方式的更新却是较难的一件事情,而思维方式也是较难提炼和改进的。
1. 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更多是相对微观和局限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关注功能模块、交互设计、细节、体验转化率等内容,更多的是利用较好的逻辑思维来为产品功能优化迭代服务。目标也相对具体和明确,就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满意度或者提升交易转化率。
但是,仅仅具备产品思维的产品经理是缺乏更高的成长空间的,因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业务部门是具备很长业务流程和链条,往往有非常多的核心的关键点并不在产品功能范围内,或者并不是由一两个产品功能所能完全影响和决定的,这也就要求产品经理必须要摆脱产品思维的局限,学着用更加宏观和更高维度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
2. 策略思维
策略思维是什么呢,其实它跟产品增长的思路有点像,其实是一种数据驱动的,提供更精细化、更动态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的手段,它往往由一系列规则和机制构成。往往是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特殊的方法和策略来实现最高的回报率。很多我们在用的产品上都存在着非常多的策略,比如百度外卖的骑手订单分发机制如何保证配送效率最高,比如滴滴打车为什么快车拼车拼不成可以继续按照拼车价付费,比如淘宝首页的千人千面如何实现等等。这也就体现出,产品在达到一定的体量时,也都会要求通过一些策略的手段来解决产品增长和体验提升上的问题。
并且,近几年,“策略产品经理”的工种慢慢开始热了起来,尤其在各类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内,需求在逐年增加,相应的薪资也在不断上涨,而且会越来越火。
3. 商业思维
商业思维也是产品经理进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提升产品经理的综合素质以及提升产品经理的竞争力。
一个产品经理具备产品思维是最基础的,能够独立完成产品功能的调研、分析和设计也是本分内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具备商业思维的,因为商业思维就要求产品经理跳脱出自己的产品功能范畴,去全链路的思考自己产品在公司大产品架构中所处的位置,去深度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背景,去调研大行业背景下的行业顽疾和痛点,从而再去审视公司和部门的业务的商业价值。你需要去思考你做的产品是不是客户愿意付钱买单,你的产品如何做才能让更多的客户愿意付更多的钱。毕竟,任何产品发展起来之后,公司都是要营收,要盈利的。
举个例子:某公司是一个做SAAS服务的公司,长久以来该公司的数据部门往往承担着做报表、查数据等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个其他产品线背后的支撑部门,但是该团队有一天起了一个数据服务指挥大屏的项目,他们利用可掌握的现有的商家数据,将其多维度进行集成,用动态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电视大屏上,帮助商家在大屏上一眼就可以获取多张业务报表的信息,并且进行了多个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大客户商家的排队预定实施,为公司开拓了一条新的营收渠道,收获了可观的营收。这就是商业思维的落地体现。
4. 产业思维
产业思维法则:链接、赋能、破界。--By 郑志昊提出
产业思维是更加宏观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产品经理不仅仅要具备产品思维、策略思维,还要具备商业思维和较高的洞察力。
因为,产业思维就是要带着改造或者影响一个行业甚至产业的思维方式去做事情的,而要想真正通过项目、产品作为工具达到这种较高层次的目标,就需要产品经理首先具备较强的产品基础能力,并且在面对明确的问题时,具有较强的规划、架构和策略能力,在基于充分调研和深入了解行业的基础上,可以将一个复杂庞大的项目分解成需求并阶段性实施,最重要的是,这种落地实施后的项目和产品一定是具备较高的商业价值的,会为公司和部门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甚至在竞争对手中间形成较高的行业壁垒。而这种产品经理也是极具竞争力的。
以上是我个人整理的四种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并且掌握越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产品经理往往数量越少,且会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在职场中具备抵抗焦虑的能力。
三、一些防治焦虑的建议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品经理所处的大环境和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但是针对这些外在的客观问题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太多,但是我们可以基于自身的情况来制定优化方案,为自己做一次迭代。
1. 关于自我进化
近期《原则》这本书很火,作者Ray Dalio在书中主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人生要不断的总结过去,学习并且改进自己。书中描述的理想的人生模式循环:
尝试——失败——学习——改进
首先,产品经理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阶段性总结的能力,在反思现状和过往的情况下学会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并帮助自己在后期的工作中达到更好的目标。人只有不断进化才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方法的沉淀。
2. 树立3-5年的职业目标
建议产品经理提前设定一个自己3-5年的职业目标,然后反向分析自己需要具备的能力。
推荐一个我觉得非常有效的方法:
1.首先制定一个小目标,如:“ 3年后成为优秀的商业产品经理 ”;
2.打开主流的招聘网站,查看商业产品经理的招聘信息;
3.择取几个期望进入的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信息,把他们发布的招聘职位信息、技能要求等内容整理到一起,逐项提炼出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
4.在3年内着重朝着提炼出的这几条核心的能力要求去锻炼和努力。
PS:一定记得定期(3-6个月)复盘,更新资料,了解企业不断变化和新增的技能要求。
3. 建立产品经理发展能力模型
明确了自我进化是增强自身能力对抗焦虑的前提,并且通过制定中长期目标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那么接下来就需要针对目标制定策略了。而这个策略具象化的呈现就是打造产品经理自身的能力发展模型。
包括四个部分:定位、学知、认识、明断。
参考网友 martin_GH 的搭建产品经理成长模型的内容。
定位:思考职业发展的方向,对自身目前的能力情况和自己的产品的情况要有透彻的认知和分析,知道自己当下的短板和技能缺陷以及思维上的不足之处。定位对其他三个方面产生影响,对未来发展的轨迹起到了决策的作用。没有定位就意味着你的高度不会太高;
学知:明确了定位和方向,接下来需要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除了继续学习产品基础技能之外,需要补充学习所属行业的业务知识和关联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面对繁杂的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可以通过读书、参加线下沙龙聚会、网络课程等渠道学习。
认识:快速分辨问题核心是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而结构化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在面临较多难题时,从多维度思考,并且深刻分析出深层次的问题原因,帮助你高效率的制定解决方案并获得结果(产品思维+策略思维)。此外,还需要你具备较强的业态认知能力,要求你对所处行业和业态具有深入/深刻的分析,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顽疾。比如最近大火的新零售很多观点对于电商的同学来说就是可以借鉴融合的。另外新的业态诞生和演变,行业的发展原则上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的,学习领悟这些原则学以致用才是业态认知升级最重要的事情。
明断:在具备基础和认识以后,学会根据现有信息判断决策问题。脱离执行层面,进入更高阶段。随着经验的丰富阅历增加,会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或者难题,面对问题时决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良好的决策又依赖于你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并且具备足够高的格局的视野,面对复杂的多因素交叉影响的情况可以抓得住重点,作出尽可能贴近核心目标的决策(商业思维+产业思维)。
4. 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打造自身能力模型过程中需要很多知识和信息的储备。建议产品经理建立起自己的分类知识储备库(借此来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和模块分门别类管理起来,在网上或者公众号上看到优质的内容,研读后,觉得有价值的话,就保存到自己的云笔记里,以备自己事后重复查看和分析使用。如下图所示:
同样作为一枚不到5岁的产品经理,也希望可以把我一些焦虑下的思考跟大家分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