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看到一篇报道,说到14日21时52分,夜空将迎来超级月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看起来比平常大14%、亮30%。如果错过或许就要等到2034年才有可能看到如此盛景。
目前,英国等地区已经在13日率先领略到“超级月亮”独有的美丽。外媒称13日和14日晚的月亮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已经有不少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月亮的靓照。
于是,晚上上完自习,回到家,刚好九点钟,给自己定好闹钟,到时出来一堵“超级月亮”的芳容。
然而真实情况如何呢?
真正的天文爱好者对这种拉眼球的新闻稿根本不屑一顾,因为所谓的“超级月亮”根本没啥值得看的。
天文学家解释说:
所谓超级月亮,是指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当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近地点时,由于距离的缩短,月面会比在其它位置上“看起来”增大一些。
那么,根据我们所学地理常识,月亮一年内要绕地球转13圈,每个月不是都会经过近地点吗?那就有13次“超级月亮”?
其实……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月亮公转轨道并非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是36~37万公里之间,但最近的时候可能达到35万公里。至于究竟距离近到多少公里才可以被评为“超级月亮”嘛……这个也没有规定啊!
那为啥不值一看呢?
严格来说,月亮,做为寄托了人类美好情思的文化符号,以及陪伴地球身边几十亿年不离不弃的最近天体,一直是很值得一看的。果壳也非常推荐大家观测月亮。但是“超级月亮”呢……
这么说吧,如果有人兴致勃勃去看了,然后得出一个“十几年一遇的天文现象也不过如此,天文没啥意思”的结论,
其实这事吧,也不能全怪炒作。要知道,人眼对亮度的评估其实并不精准。比如,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天枢、天璇,你觉得它们的亮度差是多少?
至于“大14%、亮30%”,就更是简单计算题了:“超级月亮”到来时距离地球约35万公里,最远时距离为40.5万公里,35/40.5 ≈ 86.4%,距离缩短了14%,所以,直径就“比平时”增大了14%。
而圆面积的变化是直径的平方,1.14^2 = 1.3,所以“超级月亮”的面积就增大了30%。月亮是靠反射阳光而亮的,于是亮度增加30%也就这么来了。难怪我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月亮,跟平时看到的没什么区别呢!
数据都没错,就是原本的基数太小,增加的量看着惊人,其实仅凭肉眼很难分辨出来。
那些美丽的照片,又是怎么拍出来的呢?难道都是电脑做出来的?
我想也有可能是做出来的,当然直接拍也是有办法的,原理还是近大远小——地球上的景物,与相机镜头距离远近发生变化时,其大小看起来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其头和脚与镜头的夹角变小,落在相机上的像也变得越来越小。
而在地球上,跑得再远,相对于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引起月亮大小的变化,换言之月亮怎么拍都是那么大。但是月亮不变,地球上的景物可是近大远小明显的很啊!你可以把城堡呀飞机呀都往小了拍啊!于是,只要你离拍摄景物足够远,再选一个长焦镜头,把它和月亮重叠起来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效果了……这跟“超级月亮”什么的根本没关系。
不过也有朋友拍到了好看的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
果然是神投,徐徐缓缓,无比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