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之前,亲友们都问我:你们阿要“讨来讨去”?
啥叫“讨来讨去”,这个,可是“两头婚”当天的一个重要仪式。外地的朋友可能不理解,这里简单作个说明解释。就是,婚礼当天,先按照常规操作,新郎来女方家里迎娶新娘回家,称为“讨来”。
然后,新娘带着伴娘等送亲团回家,要是路远,就近开个宾馆,然后按照招女婿的规格,再去男方家里迎娶新郎回女方家里,称为“讨去”。
这个,就是标准的两头做亲的规矩,称为“两头挂幡”。这个幡,又称为花幡,老底子娶亲,要在祠堂里挂上花幡告慰祖先,通知他们家里添人了。
身边凡是两头做亲的人家,大多是这样的操作。尤其农村,女方一定会有这要求,不把新郎官讨回来,在村里兜一圈,那算啥两头,村里人要说闲话的。
说啥闲话?要么家贫无力,要么实力悬殊,总之,独养女儿出嫁,是坍招势的事情。别人绝对不承认是开明父母的英明之举。所以,别人来问我,我都说两头婚,不出嫁,省得多费一番口舌解释。
这点上,我和队友真是志同道合的好夫妻,思想认识完全一致。结婚那天,一对新人多少忙累,不要多花头了,讨来讨去麻烦煞,留点时间让一对新人去东太湖边拍拍外景,多拍点照片,留下美好的记忆。不值得被这种繁文缛节浪费时间。
对于我们的这个安排,亲友们都讲:你们这种,叫啥格两头?
连亲家都不相信地问了我们好几次:你们真的不讨来讨去?
当然真的。结婚那天,你们就按照讨新娘子的流程来娶亲,把新娘子接去就是了。我们肯定地回答。
新郎老家平望,新房就在我们隔壁小区,距离不到2公里。
婚礼当天,9.28分,新郎家的车队从新房出发。走开平路到达我们小区,从东门进来。仪式完成,接好新娘子,从西门出去走高新路到家。接亲照规矩是不好走回头路的。
我说,这个路线寓意实在好,开开心心来,高高兴兴去。大家都笑说,真的诺!
新人进门,敬茶改口一番仪式完成,亲家夫妻俩回平望招待亲友午宴。新人等一行人到吴江宾馆,和我们家的亲友同进午宴。午宴完毕,新人直接去东太湖边拍外景。
这个不讨来讨去,不去平望老家吃席,省出来了起码3个小时。这些都是年轻人自己安排的。
我戏称:婚庆公司做到你们这个生意开心煞,从摄像到车队,大家都省力多少!
女儿告诉我,我们去订婚庆的时候,人家问:你们是吴江哪个镇?阿要讨来讨去?阿要上头?阿要放鱼?一听什么都不用,人家可开心了。
婚庆的人说了,最怕做的就是吴江西横头七都庙港的生意,开过去远不说,各种规矩太多太多。这个讨来讨去,上头、放鱼,都是重头戏,都要一路跟拍,好比多了几倍的工作量。因为别地是没有的,属于多出来的花头经。
婚庆还说,以后接单,凡是七都庙港要特别谨慎。反正好日子就那么几个,这一天,肯定同时有好多单,同等条件,自然要选简单的单来做。
婚礼的问题解决了,好心的亲友们还在继续为我操不完的心:小夫妻以后生几个孩子,怎么姓?
我们是这样回答的:生几个,怎么姓,随便他们,我们没有要求的。亲友们都诧异,这么关键的问题,怎么能不提前讲好呢!人家都是白纸黑字签下协议的!
腰细了,这个,哪里是结亲,是做生意么!签下协议也有人会耍赖皮,那是还要上法院打官司了。
这种别人家看起来最关键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以后女儿的孩子,无论生几个,无论姓啥,都是我们的宝贝,我们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