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那首令人爱恨交织的词韵再一次萦绕在我的耳畔心间。长亭外,古道边,明明是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同样的眷恋与不舍。
所有年级的学长们都走了,这似乎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乐事。
七月十七号的我魂不守舍,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早上在半睡半醒时就感觉到了学长们收拾行李的忙碌。我心里想着要不要帮忙,可我却不知道怎么帮,我多希望他们说一句“老魏,过来帮个忙”,那样我就可以“坦荡荡”的“毫无顾忌”的帮忙了。我也并没有多少主动,朋友说我情商低,我自知确是如此。
列队欢送学长的场景,是多么的熟悉,同样的驼铃,同样的情感,不同的人的体味是不同的。一年三百多天就这样没和任何人商量就狠心的走了,那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因为学长,我是进步了的。初来时的我,表面沉稳,实则内心是桀骜不驯的,与同年级的战友在一起大有出生牛犊的妄尊姿态,大多都表现在心里。与学长相处的久了,虽然很少过招,但耳濡目染也看懂了很多事,内心也就平静了不少。每一次犯错误,最害怕的就是被学长包容,可自身能力毕竟有限,顾此失彼,犯错是经常的事,久而久之,对于大多学长的态度竟成了敬而远之,现在也是有些后悔的,不过还好,并没有给学长留下多坏的印象。
我们敬礼,学长同我们握手,告声珍重,陆陆续续的很快他们就再也不会整天在我们面前晃悠了,这是最后一次。
每个军人的军旅生涯中都会有不止一次这样的送别,独特的,无奈又充满着未知。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始,同时也是我们独立面对未来的开始。
回到宿舍,满目狼藉,我和同学有条不紊的收拾着。忙碌之后,屋子比以前更亮堂了,可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学长们,各自珍重。
我们也要到我们该去的地方了,时间不久,还会回来的。可惜啊,没人送我们,孤零零的走,孤零零的回,且先祝我们满载而归吧。听说补入的同学中有不少异性,但愿是给工大添了些美丽的风景吧。
人的一生必定会经过诸多别离,每一次别离是结束,也是开始,都是成长的助力。学长们,你们来过,奋斗过,走了,而后换个地方,继续奋斗。我们,来了,奋斗着,送别诸君,依然奋斗。
无故举头望明月,即使天涯若比邻,今日挥手自兹去,即日千里共婵娟。还是李叔同的语言最适合送别的结尾: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此言虽有些夸张,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凭拙劣之文笔,抒至纯之情谊,难免有些促襟见肘。腹中羞涩,无怪乎词不达意。学长们,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