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电影大多关于救赎,救赎原是基督教的重要教义之一,谓基督拯救世人之道。这个词汇产生时,人们无谓平等,无谓生活,大多以奴役的状态生存着。因为饱受肉体的折磨和心灵的痛苦,信徒认为人生来就是一个赎罪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救赎的过程,他们的意识刚处于苏醒阶段,困倦、迷茫,他们行善、忏悔、祷告,寄希望于外力的拯救。后来人们逐渐脱离出肉体的折磨,精神力量开始加强,于是哲学意义上对救赎的定义似乎更偏向于自我救赎,他们追求的是灵魂上的澄清与安定,与信徒们不同的是,哲学家们认为自己是善的,他们所谓救赎,是摆脱世间恶对自己的影响。无论是何,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特性——摆脱恶,追求善。
就我自己的观点,救赎对人的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受到间接作用影响的人们通常是并未参与到事件中,他们通过一些作品例如电影、书籍,有时也会是现实中他人的故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与“角色”寻得共鸣,在“角色”的故事里获得精神力量从而得到救赎。这种途径其实更多的应是一种自我分析,自我解读又自我重塑的过程,“角色”其实就是读者自身的心里投影,当“角色”得到救赎,观看者心里便也得到了释放。这种救赎主观性强,它无法对现已存在的客观事实造成影响,但它却更像是黑暗混沌中的一道曙光,能给予一个正确的导向并支持需要救赎的人熬过漫漫长夜。救赎的直接作用是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中,双方或多方各得所需 ,这种情况下救赎对象是亲身参与到事件中的,绝大部分是靠外界力量得到救赎。如果说前一种救赎是单向性的,那么直接救赎的影响范围就更为广泛,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在导致一个不同的结果。电影前半部分采用的几乎都是冷色调,昏暗和黑夜的场景居多。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没了其他东西,只剩下等待,漫长而无望的等待。除了佩皮诺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等待着什么,灰色的眼睛里看不到未来,耳边充斥着的只有蛮横无理的“犯错,惩罚,到禁闭室去”。克莱门特并不是带着鲜明的积极色彩来到“沉塘”的,他实际也是失意之人,又性格沉静。实际想来这样的角色设定才更为合理,正因有相同之处,克莱门特才能察觉到孩子们冷漠外表下纯真的心,而不是与其他人一样独断的将他们定义为被放弃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是从眼神中看到的老电影。老电影的故事情节通常简单平滑,不像现代电影般曲折新奇(部分也有点狗血),但是细节处,哪怕是一个眼神的特写长镜头都能让人心里产生深深的触动。这部电影中眼神的变化拍摄细腻,拥抱的镜头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人们在眼神的对视中相通,在拥抱中理解,在微笑中原谅,这一切皆为救赎。电影采用的是开放式结尾,没有结局。我们不知道克莱门特后来有没有如愿实现他的音乐梦想,我们不知道接手“沉塘”的新院长是否还会用体罚来惩罚学生,我们不知道皮埃尔之后发生了什么,但至少希望被点亮,孩子们的爱与梦想得到了救赎,不要害怕等待,明天也许就是星期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