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追《向往的生活》,不是为了何炅,而是因为黄磊。我欣赏这样一位既聪明又有大智慧的人。
有一期是黄磊的同学来了,他带领着去自己的一方领土去欣赏大自然的美。那时候黄磊就说:“你要跟自己最亲近,然后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这是对自己心里的执,最好的放下。”
而在前段时间,这个节目结束了,我突然的不知道该看什么了。因为或许没有什么能让我再提起精力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貌似没有意义的、浪费时间的漫长追剧行为了。
其实看这样的节目最大的收获是节目临近尾声的时候,我随着黄磊一起痛哭了一场。他在为自己逝去的友人而哭,我在为我从未到来的友人落泪。当那首《似水年华》响起,当听见黄磊用平淡的语气慢慢地说:“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人逝去,音难起。”时,我整个人都崩塌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感觉身在这人世间,总是缺点什么的原因了。
是因为我们也在找寻那个可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人,人生寻寻觅觅,有时候为了爱情,其实更是为了友情。
以前的时候,我们总是倍感孤独,后来学会享受孤独,现在是在寻找着孤独。
其实,从来不要奢望有一个人能完完全全的懂自己,并不是说灵魂只能独出,而是因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生活成长过程不可能完全一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知音就显得难能珍贵。毫不夸张的说,人生能寻得这样一人,便是再无他求。我们更多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金钱的欲望,只需求灵魂的共鸣。终是可惜,这样的事,也许一辈子也寻觅不到。
黄磊在《我的肩膀,她们的翅膀》一书中和他的女儿分享关于友谊的定论时,他说:“友谊,并不是一份必需品,没有朋友固然悲哀,但一群狐朋狗友更糟糕。友谊也不是奢侈品,类似某些权利框架的装饰物。友谊该是一份收藏品,这收藏不是来自收藏品本身,而是由你的认同和喜爱所决定的。
友谊,是我们生活中的支架,有些看得见,有些在心底。”
是的,有些时候有些感情在我们没有寻觅到这样的一个人时,我们只能将她深埋在心底。当实在奢望时,就用书籍来慰藉自己。
【为什么你读不进去大部头书籍?】
而在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不禁又感慨良多,尤其联想到身边的人事物时。
记得前几天有个书友和我聊天,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能不能和他推荐一些书给他。于是我就发了我最近在看的书的封面给他,结果他刚一看,上来就说他看不下去。
我就有点无奈,我当然知道他为什么看不下去了,但是我也觉得自己无能无力。
我只能用王蒙老师的一段话来劝慰他,劝慰自己。
【王蒙老师说我们应该读点费劲的书。】
“有价值的书籍,特色在于它高于一个时期的平均认知度,能穷千里目,是更上一层楼的结果。它其实志在精神的喜马拉雅高峰,它提高着而不是降低着也不是迎合着大众,其认知水准绝不能比平均认知水准更愚蠢、更低下。文化的大众化利于文化民主,但同时也难免产生文化垃圾。当然还有故作高深的垃圾。
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除了爆料的书、奇迹的书、发泄的书,更需要读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与有创新有艺术勇气的书。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缘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还要读一点书院气。”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一世也许寻觅不到这样一人了,索性我们就用书籍来慰藉。阅读于我们来说就是生活的挚友,灵魂的知音。
【我为什么从来不感觉到孤独?】
林语堂说: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而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关于爱读书之人,梁晓声老师的一席话或许道出了真谛:“只有读书能够长久地抵抗寂寞。”
是的,当你能享受孤独的时候,也许才算是刚刚触摸到灵魂深处的界门吧。
而于“觅知音”之人来说,等你来,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