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部的人说:城中村是城市的毒瘤,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它像一块触目惊心的疮疤一样影响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城中村的寄居者说:村子是倦鸟的巢,是游鱼的池,是飘摇不定的人生有了安身立命的可能和归宿;而我觉得:城中村是城市的芯子,类似于于肉中肉,血中血一样的东西,是城市生活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骨髓,是城市改建的咽喉!
城中村总是以一种点和线的方式布局,它存在于繁华大都市的夹缝之中,是被排斥被鄙夷的那部分。城中村的街道和楼房都像是后妈养的:矮小而狭窄,天生带着一种贫穷落后的体貌和不被重视的恭顺。一眼扫过去,矮小的屋檐像是低眉顺眼的脸,拥挤的街道总是一副饱受欺凌的相,就连住在城中村的人,也连带着被鄙视。每被问起住处,被问的人便萌生出一股捉襟见肘的羞怯,问的人也会意味深长地应一句:哦,那就是个城中村嘛!当天黑下来,灯火亮起,城中村就变成亮闪闪的点和线,微弱的灯火映衬着大片大片的暗,像天空一般深邃而悠远。那暗铺天盖地,像猛兽一样几乎要把灯火吞噬。点和线像大海中的灯塔,摇摇晃晃地浮在波浪之上,又像是文章里标点符号一类的东西,断行断句用的——近处的是包子铺的灯火,远处的是招待所的招牌,还有更远的沉沉浮浮、明明灭灭地藏在那暗里,不甚分明。
城中村是活的,它有温度和血脉!从城乡建设和发展来看,你会觉得它是这城市的“里子”,不轻易示人的同时又只展示给最亲近最懂它的人!像心事一般,总要藏起来,冷暖自知。相比而言,繁华而气派的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总是以最美好的一面应对一切,有一种不可亲近的正派和不可侵犯的尊严饱含其中,永远也看不透那不动声色的“面子”底下暗藏的波涛汹涌。城中村的温度来自于厨房里腾起的烟火气息、被窝里捂脚的暖水袋和落日余辉打造的层层光影。四通八达的街道和宽窄纵横的巷里是城中村的血管,络绎不绝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潮是城中村的脉搏,它们日复一日地创造着活色生香的日子,在这个鲜活的世界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开创一片沸腾的人生。
城中村是旧的,像上了年纪的人,藏着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老式的房屋散发着无意识的霉味,在晨雾里摆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墙角的裂纹也出现了,夹缝中生出绿油油的青苔,有触手的凉意;屋顶的露台在阳光的照射下昏昏欲睡,矮墙上水泥脱落了,露出锈红色的钻;晾衣绳上隔夜的衣衫,风吹不动,像睡着了一样垂着。玻璃窗上的油烟污垢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像镂在心底的记忆,怎么也擦不掉,洗不净;木柜子的门吱吱响作,像哑巴着急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听的人却一头雾水;照进屋内的阳光也像是旧的,灰蒙蒙的,看上去也有好些个年头了。只有那临街窗台上摆放的茉莉花带着点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像是一幅新制的珍珠耳坠子,绿意森森的枝叶像是新裁的绿绸裙子,娇滴滴地倚着窗台像潘金莲一样风情款款,不知道是招揽着春风还是浪徒子。
城中村是性感的,是一种肌肤相亲的真实感,它有着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动和真诚。这感动是下班归来看到自家房子里等候良久的那盏灯火和热汤热菜的关怀;这感动来自于天凉时的一杯热水和下雨天的一把伞;这感动来自于每天清晨路过村子的小摊,就有老板热情的招呼和闲谝,这感动还来自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吵吵闹闹和悲喜交叠的家长里短。这感动是细微的,它渗透到无声无息的生活中,不仔细体察是很难发觉的;这感动却又是那么深得人心,只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令整颗心沦陷,死心塌地地跟着某个人寄住在这脏乱差的城中村里,辛辛苦苦地挣巴着,像莲子一样,从极苦中熬出那么一丝丝儿甜,也还是满当当的心甘情愿。这感动掺不得半点假,颗颗都是真诚炽热的心,即便是一碗白开水,也是用心一壶一壶地仔细烧开,灌到水瓶里,供解渴之用,没有半点偷懒和取巧!
城中村是体贴的,它知冷知暖,善解人意。它包容着形形色色人的小性子,吵架斗嘴的事情都是即兴表演,好似戏里的床头打架床尾和;它体谅着来自外乡人的一切难处,给予他们家一样的温暖和关照,五湖四海的人它都接纳,四面八方的人它都欢迎,它也不嫌贫爱富,也不以貌取人,每个月就那么几百块钱就能过上安稳的小日子,饱暖无虞,衣食自足;它承载着各种思想文化的差异,文明的或者粗鲁的、肤浅的或者深奥的、简单的或者复杂的,在城中村都能瞬间同化,他们看似充满了差异,其实也有共通点,那一点就是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很一般,都为了糊口而奔波劳碌,都是饱含梦想的人,想在这大城市有方寸立足之地,想在这物欲横流的地方有一番作为!
这就是城中村,看似乱成一锅粥,其实也有迹可循;看似贫穷落败,其实也充满着融融暖意。屋脊连绵起伏,东南西北都很难分清,街巷连成一片,像是走迷宫似的,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是错落有致,他们充实而饱满,有些像原野上一望无际的麦田,又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灭。黄昏时分,那些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男男女女,或是蓬头垢面,满身油烟的小商小贩从这城市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在城中村寻找着他们的巢,夜晚来临时,像倦鸟一样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