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和妻弟去看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因为看电影的人很多,所以只买到两个多小时后的场次,中间这段时间成了空档,妻弟提出不如去旁边的包头书城,想着正好也好久没逛过书店了,便欣然前往。
印象中的包头书城如今已被商城占据,只保留了四楼和五楼还在经营。陈列摆设还是按照图书的类别分类,与其他实体书店别无二致:畅销书、经管类、小说散文随笔类、少儿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等不一而足。看书、买书的人不能算很多,大多数都是在翻翻看看,大致浏览而已。虽然我也是为了打发时间才来到书城,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我想到了一些,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索性就写出来了。
作为经营者,书城应该切实从读者的需求角度考虑。我发现偌大的书城只有四张桌子可供读者坐着看书,绝大多数人只能找个书架靠着看书或者干脆席地而坐津津有味的读起书来。而在一个写有医学类的空书架旁是一大片空地,完全可以把这个地方改造为供读者阅读的地方。尽管书店和图书馆的功能有别,但是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对于购买图书的人或者借阅图书的人都是好的。
我找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定价都在40-50元左右,这里不得不提到淘宝、京东等电商,用手机查了下同样的书在那里卖的价格比书城的定价便宜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印象中,包头书城的价格都是按书的定价卖的)。这里不探讨人工成本的问题,单说便捷和实惠。现在很多人习惯网购,网购的好处不言而喻,单就图书而言,网购的价格优势是实体店无法比拟的。我自己在去年淘宝双十一活动时买了很多书,而价格基本都是定价的五折,这样的价格,实体店是很难做到的。此外在经营时间上两者也相差悬殊。
前面说过,既然价格上拼不过网络,我想实体书店更应该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下些功夫。我注意到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买教辅书,但是教辅书种类繁多、学科繁多,找书的时候比较费劲,如果将书籍的分类更为细化一些,就会大大方便读者查找了。此外,我认为还应该设置一个方便读者找书的查询系统,通过后台的数据支持,找书就会更加便捷,如果通过这个系统还可以看到书籍的简介、精彩节选、书评等内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眼下,书店+咖啡(或者类似的模式)的经营模式正悄然兴起,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具有很大吸引力,这对实体书店的顾客分流也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实体书店不得不面对的竞争对手之一。
总之,作为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书店乃至其他服务行业,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实情况下,只能踏踏实实从顾客(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改善经营,多想办法,才有可能挽回已经开始被分流的读者(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