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小学老师都要求孩子画思维导图了!第一次看到孩子的这个作业是,我蒙圈了。满脑子都是思维导图是啥啊?
直到看到这本《思维导图》时,才明白思维导图是啥,也明白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到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东尼·博赞先生,他就是思维导图的发明人,并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脑力开发思维开发,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他所开发的思维导图帮助人类打开了智慧之门,他的大作“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数亿人的思维习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思维导读到底是什么呢?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用图来表现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过程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
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越有新意越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颜色、图片或者维度来丰富它。也可以通过添加特殊代码前后对照个内容分支,或者添加各种特征让它个性化。尽可能的赋予思维导图视觉冲击力,这样可以增强它的效果。而我们的大脑对图像和颜色反应更佳,所以思维导图越有新意,呈现效果就越好。
二.思维导图可以改善学习
如果你准备参加一门考试,且这门考试包含限时作文,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写得又快又好呢?只要你掌握以下方法,就能做到。
1.先发一个中心图代表文章的主题。
2.在选择合适的基本分类概念,把它们当作大纲主干或者主要的子项。
3.然后放开思路增加一些信息或者提出你想说明的观点,只要这些在你的思维导图中,看起来是最合适的就可以。
4.接着编辑并重新调整思维导图,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5.现在坐下来起草第一稿把思维导图当作一个框架。
6.如果你遇到了思维突然僵化,那么就另画一幅思维导图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7.最后复习一下你的思维导图,再把文章余下的部分做完,可以增加一些交叉参考的内容,用更多的证据或者引语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修改或者在合适的情况下扩展自己得出的结论。
按照这种指导原则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替换掉成堆的线性笔记,思维导图发仅仅利用一幅思维导图和速成的一稿就可以替代二十多页标准纸所记录的笔记或者二稿及三稿,更不用说那无数的草稿。
无论何时需要使用大脑,我们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加强思考和记忆。产生新想法、记录和加工信息,或者运行项目是一些最常见的应用,其实任何需要使用脑力的活动都可以使用。
让我们跟随东尼·博赞先生一起挑战过去的思维习惯,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发出大脑的无穷潜力,让工作和学习从此变得简单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