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3.12孔子如何对待祭祀
孔子核心思想之一是礼,礼的一个重要组成是祭礼,祭礼指的是祭天地鬼神,那么孔子是如何对待祭祀的,有什么说法?《论语》八佾第三篇第十二章,就有所记载,原文如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灵的时候,就好像神灵真在那里。孔子说:“我若是不能亲自参与祭祀,就象没有祭祀一样。”可见,孔子如何对待祭祀,本章说了两点:
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朱子注解本章引用程子之言:“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祭祀祖先在于孝,祭祀神灵在于敬。祭祀祖先或神灵时,就好像祖先、神灵真降临在神位接受祭拜,又如《中庸》曰:“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这里体现一个“真”,一个“敬”,要把真诚与恭敬之心贯穿于祭祀活动中,不能有丝毫懈怠和疏忽大意。儒家说“修己以敬”,祭祀活动就是修敬功夫。儒家之所以重视祭礼,便是看重其中“敬”对于修身与教化的作用。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二、吾不与祭,如不祭
对于“吾不与祭,如不祭”,朱子注:“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也就是说祭祀是不能代替的,有事不能参加而派人做代表,其实是代表不了的,等于没有祭祀一样。这里说的精神与前面是一致的,体现了“真”与“敬”。所以碰到要祭祀这样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摆在第一位争取参加,特别是主祭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找人来代替的。祭祀这种庄重活动,设想一下,祖宗神灵都到场了,如自己不在现场,或找人代替,其实是不敬的。本人没亲自参与的就等于没祭祀。言下之意,祭祀的真诚与恭敬之心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另外也要说即使你身临其境,如果心不在焉,心不敬诚,权当例行公事,做表面功夫,做给人看,则亦如同不曾祭祀一般。
总之一句话,对于祭祀,要亲自参与,要真诚恭敬。
白云山人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