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什么停顿的看完了这本书,对于主人翁的关切尽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这本书。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既在意料中又出人意料的结尾还是给了我们很多的瞎想的地方。耕平的故事在他获得直本奖后戛然而止,后面太多美好的事情只能有我们读者自己去刻画了。也许是大卖的作品,也许是畅销的小说家的诞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耕平一个又一个完美的结局。
对于孤独的定义我们向来有些悲观,所以在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内心有着对主人公些许的同情。感觉从一开始我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孤独的人,在不同的思维中去刻画一个孤独的自己。这样仿佛才能将自己与这个小说家有所联系,因为都是孤独的人,才能明白那种孤独的无助,那种孤独所带来的无助与失落。曾几何时我都不曾如此有兴趣的看文学类的小说,但这片文章却重重的吸引了我。我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感觉耕平那种绝望中的痛苦,那种无助时的恐惧。也许笔者所传达的并非这次含义,但我却有着强烈的感觉。面带微笑的迎接着光明,内心却如空洞的山洞,在任何时候都会回荡起孤独的回音。
整本书的节奏不是很快,耕平在妻子意外去世后慢慢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他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任劳任怨的照顾着儿子。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依靠,凡是都是亲力亲为,所以他很孤独。因为情感上的空虚以及责任上的重担无人倾诉,他只能一人坚持的往下走。他努力的写文章,因为他和小驰都知道,全家的生活都靠着他不多的稿费。书中有几个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也让我很直观的站在耕平的角度去体验那种孤独。耕平的新版小说被告知要减版一千册时,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但当儿子小驰在不经意间的鼓励,让他重燃了斗志。他完成了他第一部入围直本奖的小说(空椅子)。故事中的插曲也同样生动,出版社的编辑打电话给耕平向他表示祝贺,傻傻的耕平以为要加印。最后得到的是开签售的消息而已。在耕平固有的思维里,他太渴望肯定,因为他没有了支持他的妻子。签售会的成功给了耕平创造的热情,他第一次有了一种感觉。自己其实还有潜力。所以后面的得奖入围也是充满了悬念,笔者故意吊着胃口。让我猜到也猜不到,我很想耕平拿奖,但我知道没那么容易。这种小把戏却让整本小说有了俏皮的活力。如同在进行一个小的游戏,让读者暂时忘掉了那段不好的回忆已经经历。也使得小说平稳的进行下去了。
人太幸福就会去想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 ——青山久子
说这句话的是耕平的妻子,这段灰色的记忆穿插于整个小说之中,事情经过却只在临近结尾才徐徐道来。耕平与久子相识在二十出头。他们幸福着在小驰出生以后,一场意外的事故夺去久子的生命,而这个字条的出现让耕平一度怀疑妻子是自杀的。那种精神上的打击无法用言语表达。书中是如此描绘了当时小驰的悲痛,这个年轻的孩子还不懂母亲死了是个什么概念,他在去参加母亲的追悼会时还在问父亲“今天不去上课没事么”。看到这里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感叹笔者将这种悲痛以一种常态化的手笔写下来,却给予了我足够的震撼。已经可以想想一个孩子在失去母亲后的那种迷茫与无助,也许他深深体会到了何为孤独。那种不用华丽语言修饰的痛,才是真的痛到令人窒息。
所以里面也有这样一句话“幸福属于死者,而不属于被遗忘在这世上的生者”。这句话包含了耕平对于妻子的埋怨与偏见。最后事实也证明了妻子的死真的是个意外。她在死前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录像给了耕平释怀的勇气。从那一天起,耕平即使孤单却不再悲伤与困惑了。他开始懂得如何卸下孤独,如何变得饱满与快乐。如同他写的作品一样,从悲伤细致到轻松诙谐。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就算孤独他也不再惧怕孤独了。
我们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或多或少都是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当我们面对孤独无法正确排解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好的去鼓励自己,因为很多时候战胜孤独的就是信念。
PS:很想给这个小说留下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又不知道留下怎样的结局算好。或许笔者是对的,在该乍然而止的地方停笔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同的人在看书过程中对孤独以及战胜孤独有不同的理解。当我们真正融入书本,我们就是那位孤独的小说家,我们会续写属于我们的结尾。
孤独梦中的我们,醒来后微微一笑。
看看过往的我们,挥挥手转身别离。
阁子
201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