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感天动地窦娥冤》读书报告

曾几何时,窦娥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悲剧的典型,一提到元杂剧中悲苦的形象,脑海里毫不犹豫的会出现的画面就是在斩首台上仇视社会的窦娥和她曾发狠诅咒的誓言。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所编写,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名剧,约86个剧种上演过此剧。被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誉为标举全元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上的典范。

剧中女主人公是名叫窦娥的悲惨女子,她三岁丧母,七岁被典,十七岁守寡,厄运不断的降临在她头上,一次又一次浇灭了她对生活微薄的希望。她在和苦难斗争着,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她从冰冷刺骨的地上爬起来,然后再一次次的重重摔下。后来她把她最后的希冀寄托于来世,每每看到她的婆婆能得到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她就很害怕,她怕她自己的未来无人问津,毕竟她没有孩子,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但她还是尽忠尽孝,因为她相信老天会听到她的声音,所遇到的苦难越多,下辈子就会越幸福,她苦熬苦守,度日如年,最害怕的就是早晨醒来的时候,来世是她最后的希望。

一开始读窦娥时,觉得她是那样的大义凌然,那样的不屈不挠,简直是新时代的独立坚强的女性的代表,但是当我回过头来一遍又一遍的读窦娥时,她身上的主角光环开始消失殆尽,就突然同情她心疼她了,关汉卿塑造出来的窦娥是元代悲惨女性的代表,她们受尽欺凌,饱受摧残,地位低下,不见天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伺候公婆丈夫,有时候还被自己爹妈拿去当了。我悲哀的认识到其实窦娥的反抗是毫无意义的,她只是男权作家笔下极力塑造的一个美丽柔顺安分守己的理想女性典范,符合封建社会对好媳妇的标准。

就是因为这些个封建社会传统理念,窦娥才去极尽所能做一个好女人,而正式因为这样才有发人深思的一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错看了盗拓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 第三折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张驴儿要做她丈夫时她毅然回绝,或许她真的不喜欢张驴儿,但是更多的是她这一辈子都要侍一夫的决心,在张驴儿追求她之前她还有很多次机会,但是她都拒绝了。甚至平时尽忠尽孝的窦娥也会责骂她的婆婆,只因为婆婆想要嫁给张驴儿的爹。她注重她的贞洁,并且一再劝说婆婆不要嫁人。这里为后文她的冤死埋下了伏笔,本想毒死蔡婆婆却把他的父亲杀了,于是怪罪在窦娥身上,第三折是文章的高潮也是最悲惨的地方。于是在公堂之上她不卑不亢,单纯的她以为断案的大人自会给她一个公道。殊不知那个流氓张驴儿已经把官府上下打点妥当,他以为窦娥会从,没想到这个女人竟会自取灭亡。于是,窦娥在死前发出了狠心的诅咒,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于是含冤死去。她逃脱不了天命,可是这一切都是社会的不公么,不然,她丈夫死后,17岁的她用尽她最宝贵的青春来祭奠最后的封建伦理道德。

但是关汉卿害怕我们从悲伤中难以解脱出来,又进行了第四折也是最后一折,他的父亲为她昭雪申冤,但同样的让我觉得很可笑,原因呢我想是因为他当初为了还债狠心的当了女儿,自己收拾了一下去参加考试,如今呢,功成名就回来了,女儿含冤惨死,更戏剧性的是他竟然就职于官府衙门,并且得审陈年旧案,最后成功的为窦娥申冤,当地的官员也都得以严惩。他父亲做的这一切窦娥都看不到,也感受不到。

总之这部元杂剧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落后,以及妇女的地位卑微,悲剧无疑,但是也发人深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滚蛋吧,妈宝和宝妈! 记得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里有这样一句颇为经典的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
    踮起脚尖的小姐姐阅读 277评论 1 2
  • 焦点解决感悟孙玉芳焦点网络九期洛阳4月7日坚持分享第51天 我今天一个近房侄孙娶媳妇,一大家子人都聚在了一起。那个...
    b70addc5295b阅读 274评论 0 2
  • 书籍《别再为小事抓狂》 情绪是很会骗人的。情绪常常可能会让你误以为自己的人生很糟糕,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糟糕。 当你...
    盈盈_0db6阅读 111评论 0 0
  • 我们很多人,有时候或多或少被别人冤枉之后,经常会说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我比窦娥还冤。 ...
    张澜风阅读 2,493评论 0 2
  • 今天是第一次捣鼓这玩意。 这是五月份来休息的第二天。因为现在店里人手少,一周能休息一天简直就是莫大...
    漏电的鼠标阅读 1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