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 《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两种基本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现在普遍认为的.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①个体的习得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③人际合作与竞争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四个层面
个体层面: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教育和环境能改变人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的观点,改变人性的前提就是改变社会。
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由生物和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
16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和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因此须受法律的强制。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这一时期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
受进化论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倾向于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三建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a,拉扎鲁斯等人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的出版1859
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
c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冯特,历时20年出版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他提出求实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和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12种本能认为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瑟斯顿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李科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
谢里夫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
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1937年创办了《社会测量学》杂志。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对观察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干预
[]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2调查法
[]访谈法
[]问卷法
3档案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
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1简史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早期代表巴甫洛夫、华生。
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2.学习的机制
a联想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例如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
b强化
正强化~给他一个好的刺激。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的刺激。
c模仿
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3.观察学习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a,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
b,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忽视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c,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创始人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1.成功命题,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越有重复该行为的可能性
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四)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A意识与潜意识
B力比多。是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如果发展受阻可能会产生性倒挫形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C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D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E人格结构,本我,自我与超我。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3精神分析论
a,霍尼的文化因素论
b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