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的作者刘传小时候有段神奇的学琴经历:他从零开始学习电子琴到考上十级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二同龄人取得这一成绩通常要4--5年。更神奇的是,知道考上十级,他都没有学习一点乐里知识,而他的老师也从来不让他学理论。
至今刘传依然非常感谢他的音乐启蒙老师。虽然不知道乐理,但这并不影响他完整流畅的演奏给别人听,并由此收获及时的夸奖和赞美。这种反馈会像海浪一样一遍遍冲击着信心这块沙滩,让他始终沉浸在弹琴的乐趣里。
反观现在,多少孩子因为要学习系统的理论而长期处于乏味的基础练习中:乐理,指法,音律,节拍.......。家长们要求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联系,多半不是微博马上给他人表演,而是微了完成考级。由于长时间收不到外界的正向反馈,孩子们逐渐将学习视作内心抗拒而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家长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孩子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最终却不赌不走上从入门到放弃之路。
所以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回到刘传学琴的经历。其实刘传有此成就一点也不神奇,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是这样学习讲话和走路的。没有人从学习拼音规则,字母发音开始学习说话,也没有人从学习力学原理,肌肉控制开始学习走路,我们只是不断地模仿和练习,直接去说,去走,从环境中持续获得反馈,体会乐趣,修正不足。最终,的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说了,也会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不错。
上天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一个强大的学习方法。只是我们不知不觉的忘了他。自从有了文明与理性,人类的学习逐渐转向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图练习,忽视了输出与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
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要自己不断的输入,不停的学,终有一天可以学有所成,然而,现实却经常都不尽人意。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考虑,尽快地产出点什么,换取反馈,以另一种形式来激励自己。
现在的脑科学家研究表明,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的行动力。因为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但他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确实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同样会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想沉迷游戏一样沉迷学习。
拥有清晰而明确的作品意识,会更加注重输出,倾心打磨作品,以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以前,请我们学习英语,我们可能会选择每天打卡的方式,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直接用,直接翻译一段美文,或者,查询一些英文档案,阅读一些英文书籍等,虽然这么做,刚开始,我们会造成一些困难,但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定会想办法补全一些相关知识。所以你的学习行为就可以得到正向反馈。要么帮别人或自己解决一个问题,要么让自己输出一个作品,这些反馈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和持续行动的欲望。
这些理论正印证了这样一段话: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