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使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比如,有空的时候打开“得到”,听听专家观点,晚上睡觉前刷刷朋友圈,看看微信公众号大咖又谈了哪些热点问题。
我们好像生活得很充实,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今天我们知道了“共享经济”、明天我们又知道了“认知盈余”,这肯定对我们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吧!
真的是这样吗?
01
其实,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学习让人变得不知所措。
说说我本人的经历吧。
曾经一度,我下载了“得到”,一边跑步,一边听听专家的声音,一边做饭,一边听听热点问题,一边开车,一边学点新知识,貌似时间一点也没有浪费。
有一次,我打开“得到”,决定一边开车,一边听30分钟的语音,“得到”给我整合了6段语音,是关于“孩子教育”、“互联网传播”、“微信运营”相关内容的,看来“得到”还是了解我的,给我推荐的内容也是相当地结合我本人的需求啊!
可是,等我下车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段语音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记不住,而且有些解决方案之间还相互矛盾。
当我拿到这么多解决方案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惶恐,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下次到底该怎么跟孩子沟通,微信运营的时候到底该做什么?
听完了语音,我感到的了深深的焦虑。好像有无数的指挥棒在指挥我,而我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太多的东西一下子涌入我的大脑,我开始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很LOW!
我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知识吗?
02
碎片化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好骗!
如果现在有两个专家来给我们讲一下是不是该买房子的问题。
A专家说:“一定要买,砸锅卖铁也得买!”我们听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而B专家说:“房价就快跌了,因为政府马上要收房产税了,所以不仅不能买房子,还得赶紧把自己家的‘闲房’脱手!”我们听了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天啊!到底我们该听A专家的还是B专家的?
我们自己也糊涂了,因为碎片化学习使我们变得越来越好骗!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碎片化时间里,我们得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学习就好像织鱼网,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哪里的洞大需要优先补,哪里的洞小可以后期补。
但是在碎片化时间里得到的碎片化知识,可能把某一个部分帮你补得厚厚的、密密的,但是其他部分可能依然有很大的破洞。
甚至有些知识是给你瞎补网,使得你的网变得更破了。
当你用这个“破网”去捕鱼的时候,你什么都捕不到!
你花了很多的时间学习知识,但是却没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只能饿着肚子捕鱼,但是依然收获很少。
那我们该怎么办?
03
使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才是解决之道。
比如,我最近开始研究《道德经》,我下载了一个语音APP,上面有100多集的叶曼老师讲“道德经”,我每天听一集,不仅听,还尝试把《道德经》的原文背诵下来,研读结束后,我的养生知识增加了很多,对“精”、“气”、“神”了解了很多,甚至对“道德经”在管理中的应用也知道了很多。
听完这个节目,我对自己80岁腰不弯、腿不软,有了很大的信心。
所以,如果使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我们需要给自己确定一个学习计划。
比如:用半年的时间系统学习一下经济学,首先要找到经济学最经典的著作,其次可以关注几个经济学大咖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最后给自己明确一个学习计划。
每天利用你的碎片化时间看几页书,晚上睡觉前,看一下经济学大咖的观点,看是不是可以实践一下自己学到的观点。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你会发现自己的经济学知识确定有了很大的增长。
所以,碎片化的是时间,碎片化的不应该是知识。
只有这样,你才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保持良好的鉴别能力。
比如,下次再看到“穷养儿子富养女儿”之类的微信文章,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的话,你就知道,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了!
你不好骗,才能取得更多的进步,也才能赢得更多发展空间!
(图1、3来自摄图网,图2、4来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