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狗十三》,心情十分压抑。
这个社会看似缤纷多彩,实则冷暖自知。就比如,有多少孩子由于父母的不负责任而没能健康成长,只能蜷缩在不被发现的角落瑟瑟发抖着。
很多父母对婚姻没有持有正确的态度,更没有做好抚养孩子的准备,只是盲目跟风,别人结婚我也结,别人生孩子我也生。他们从来没想过,真正的婚姻是怎样的,孩子的出生意味着什么。
所以,结婚离婚轮番上演。
这时候,孩子往往是父母婚姻的牺牲品,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父母的债却要他们来背负?像剧中的李玩,只能像见不得光的“次品”般,被搁置在爷爷奶奶家。她没有花季少女的天真浪漫,有的只是超乎年龄的缄默不语。父母离婚,她却得承担着他们感情破裂的后果。她活得异常阴郁。
她没得选择,正如她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条狗,一条能够陪伴自己的小狗,却因为爷爷的疏忽大意丢失了。李玩积攒的悲愤与委屈全都发泄了出来,却遭到了爸爸的强烈压制,她被狠狠打了一顿。自此,她是变乖了,也好像变得懂事了,殊不知,她只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迎合大人的虚伪世界。只有这样,她才能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外界的伤害。她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她也曾有过期待,也曾抱有过幻想,只是现实一次次将她打击得遍体鳞伤,她失去了对人世间的信任,却不得不笑着应对。她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她学会了掩藏真实的自己。
看着李玩,很多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个孤独不被理解、假装懂事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小孩,不正是小时候的自己吗?多少次,我们都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但好像被禁锢了般,我们哪都去不了。多少次,我们恨透了父母,埋怨他们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将我们生下来。我们抗争过,绝望过,哭泣过,却都一次次被要求听话。
我们就在大人为我们构筑的所谓家庭里长大,成长为一个千疮百孔的人。
大人没有教会我们的道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懂了。那些艰难的过往,也都成为了过去。即便原生家庭的痕迹还烙印在身上,但我们选择了继续往前走,哪怕这条路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我们不得不跟过去的伤害和解。
当我们组建家庭的时候,就会知道,婚姻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缔结,孩子必须让他有尊严地降临并且尊贵地活着。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我们要遏制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创造真正美好的家庭港湾。
那个孤独的小孩,不能成为我们的下一代。
教育,不是给他最好的,而是给他需要的。用心陪伴,真诚相待,让他感知到自己活着是由价值有意义的,让他知道哪怕父母不再相爱了,对他的爱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差别。
每个孩子都不愿意变得孤僻,如果可以,谁不愿意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