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陈蕾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完《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四模块!在这个模块中,第23讲用有效对话开启思考引起我的反思,尤其是在我们英语教学中,社么样的对话是有效对话?如何开启有效对话?开启有效对话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在这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对话是一种交流、分享、沟通、了解,是一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是为了更进一步的辩证、讨论,因此,在课堂上的互动不等于快速回答问题,而是意味着思考新观点和新知识,尤其在英语课堂中,不只是简单的yes和no的一般疑问句,而应该多注意关于what、who、when、where、how、why等的能引发思考,能生成新知,能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够输出新信息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究竟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是如何学习和练习的?
课堂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我们要回到英语学习的本质上。提问时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除了最基本的yes和no的各占百分之五十概率的简单问题时,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what和when、where以及how和why的问题,尽量让孩子开口说的同时更开动脑筋思考,比如Why do you think so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详细说出答案背后的素材和思考过程,能够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能够训练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其它同学用心倾听的同时深化讨论加深大家对话题或观点的理解。当然,语言的学习重在运用,孩子们在开展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自然促进了单词的记忆和语言的运用。
有效对话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课堂内外均可开展,语言的学习务必多多开展,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不仅能够逐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释问题、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而不是盲目相信自己或者等着老师的权威或者答案,老师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中要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助人自助”,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考走向更深层次,语言学习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