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知道什么是暴力吗?
很多人可能会说的是,某些成年男性爱好抽烟喝酒的,他们的暴力倾向就很严重啊。 这是一个非常肤浅的认识,这些男性只是很有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施加者,但其实小孩、老人也同样具有暴力倾向,比如熊孩子们的破坏、某些老人家殴打看护之类的事。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暴力倾向呢? 这不是先天就决定的,而是后天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等导致人们面对“驱使大脑实施暴力”情景更多。
并且,暴力并非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那些暴力者们多数时候并不是实施暴力,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才会实施暴力。那么什么情况下,暴力者会实施暴力行为呢?
当受害者比暴力者的力量占据下风时,也就是心理上比对方更加强势一些,再加上一些地点、其他人行为的影响,就更加容易产生施暴行为。
例如:跆拳道比赛开始之前,双方都会大喊一声,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气场,同时打压对方的心理,如果对手的气势不如你,那么就会让你将一开始的紧张转变为暴力的进攻方式了。同时,这也存在主客场的影响,在主场你的观众对你的欢呼,不断刺激你的肾上腺激素的飙升,消除紧张感,比赛就更加容易胜利。
那么如何正确利用暴力来保护自己呢?
施暴者们看上去都无所畏惧,但其实不然。暴力会带来紧张感和恐惧感,我们可以通过情绪转化来利用暴力。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产生愤怒,增加怒气值。通过怒气值的积累来降低自己的紧张感,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经常被父亲家暴的孩子,有一天将父亲打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长期的受害者身份下,他不停的增加自己的怒气值,而最终他通过暴力的方式将父亲打倒的,从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自己以后免受父亲的施暴,但是这并非我所提倡的行为。还有一种积累怒气值的方式就是假想敌,通过假想对方侮辱自己来产生暴力,这里就不做举例说明。
暴力执行的概率和参与暴力的人数有关,就比如3人以上的团伙抢劫运钞车时,伤害概率为25%,而当人数到达4人时,伤害概率就升到了50%。
人数越多,人们就会越相互鼓励,从而创造出比一对一更加非理性的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暴力的共生性。某些人或许注定要被霸凌,是因为他们身上有那么些特质—— M(受虐)体质,他们遭受暴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可以对照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特质,如果有,帮助他们改正,或许就极大的减少他们日后被施暴的可能性。
M体质的人通常具有“社会地位低下”、“被孤立”、“适应折磨”和羞辱的特性,他们可能看上去强壮,但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厉害。暴力执行者并不一定要比受害者具有多大的优势,他们只是在执行暴力的同时也吸取着受害者的情绪能量。假如受害者在一开始没能反抗成功,那么他下次想要反抗,就会遭到更加猛烈的暴力攻击,想要成功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