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原文:
The mist is like the earth’s desire.
It hides the sun for whom she cries.
冯唐版:
雾
大地的欲望
藏起了太阳
哭得忧伤
郑振铎版:
浓雾仿佛是大地的愿望。
它藏起了太阳,而太阳乃是她所呼求的。
我的翻译:
雾是大地的渴望
它掩藏了所呼求的太阳
此篇我觉得冯唐和郑老的翻译都挺好的,不做评论。不过,如果我翻译,我更喜欢“渴望”这个词,冯唐的“欲望”倒是蛮符合他鲜明的个人特色,至于郑老的“愿望”,也挺好,至少和cry遥相呼应,更显得雾楚楚可怜。关于cry是翻译成“哭泣”呢还是“呼号”,我个人认为是后者,因为cry for有“唾骂,恳求,请求,哭着要,急切需要”的意思,和desire正好呼应。我想大约为了句式把本应在文末的for放中间了(我语法没学好,所以只是猜想)。
这句话有些费解,为什么雾是大地的渴望?既然是雾藏起了太阳,为什么他又渴求呼号太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想起北岛的《希望》也是这样朦胧得让人无法理解的风格:"这大地的遗赠/显得如此沉重/寂静/清冷/霜花随雾飘去了"。倒想起“雾霾”来了,没有雾霾的时候,大家对蓝天白云太阳星星月亮都不甚注意,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我想,在雾霾天空气浓稠地像牛奶一样连几米开外的人都看不到的时候,就发自内心地希望阳光普照,驱散这一切。
附上一首北岛的诗《真的》:
浓雾涂白了每一颗树干,
马棚披散的长发中,
野蜂飞舞。绿色的洪水
只是那被堤岸阻隔的黎明。
在这个早晨,
我忘记了我们的年龄。
冰在龟裂,石子
在水面留下了我们的指纹。
真的,这就是春天呵,
狂跳的心搅乱水中的浮云。
春天是没有国籍的,
白云是世界的公民。
和人类言归于好吧,
我的歌声。
我是语熙,感谢您的阅读,晚安。
图片来自于网络
plus,因为在旅行中,没带书一起来,存稿不够,欠10天,回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