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五日,游植物园。
最近经常 阴雨,天颇有些凉爽,正值周末,一时兴起,一家人便去了植物园。
植物园已去过几次。冬天去的时候,园里尚有些凋敝,没什么看头;春天的时候,杏花开得枝繁叶茂,引得游人如织,别的花,也初初长成,在园里争奇斗艳,还有呼朋引伴的孩子们你追我赶的打闹,颇为喧闹。
如今,已是秋天,虽然,秋风还微微的,未成气候,早上下得绵绵密密的秋雨,这会子也停了。园子里,人影稀疏,正是游玩的好季节。
入门,便是一小排芭蕉。长得绿深翠沉,枝叶昂扬,看起来十分精神。芭蕉是北方少见的植物,能长得这般高大,倒真是见培植的功夫了。
诗人是最喜芭蕉的,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什么的,还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因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芭蕉似乎也含了伤心惆怅。
记得《红楼梦》里,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里,就有一株芭蕉,所以,元春省亲,才给屋子匾额取名“怡红快绿”。宝玉因写芭蕉的诗,想不起典故,宝钗还指导他说,元春不喜“绿玉”二字,让改成“绿蜡”,宝玉因此赞她是“一字师”。
那时,尚不明白,偌大的院子,怎么只种了芭蕉和海棠,原来,一点芭蕉一点愁,芭蕉天生便带了他人的离愁别怨,与“遗红怨”实在相配。
还有探春,自称“蕉下客”,被黛玉奚落抓起来炖了脯子吃酒,但她依然很高兴,说园中尽是芭蕉,她最喜欢芭蕉,想来,分绿与窗纱的芭蕉,必是最称这个大气女儿的心意吧。
入门不远,就有一株树,树边一女子,问众人:“这是什么树”,众人皆摇头不知。我有心想在网上搜一搜,却见那树,稍有些远,又在水边,怕湿了脚,就没去。
进去后,却发现植物园里,有一排树,全是那般模样,这回,用识花君照了照,说是“海棠”,这结果,真让我诧异。海棠花,我也见过的,只是,没想到,植物园里这么多海棠树,可真大发了。
北京的文友,春天时,晒了满屏的海棠,个个姿态甜美,妖娆妩媚,把我羡慕的,遗憾西安的春天,少了它的风姿,没法挥洒诗情,这回好了,明年春天,赏海棠,不用乱跑了。
海棠树结了红红的小果子,有些像小苹果,只是,小苹果是绿的,长大了,才变黄、变红,这些小果子看起来更可爱些。
它们也不像核桃一样,两个、三个,屁股挨着屁股的挤一起,它们一个果子一个小根,根却是在一起的,看起来特别独立。
看着十分繁密的小果子,我不由想起吴大侠写的《秋雨落桂花,银杏拣回家》,人家四川人就会吃,拣了银杏果子,回家炖鸡吃。害的我也跟着拣了两个,跟小宝尝了尝,结果,苦到脸变了形。后来,不服气,又去翻看了她的文章,才知道,生的好像有毒。
也不知这海棠果子可以吃不?
撺掇小宝爹摘几个拿回家,他偏说自己素质高,不损坏公物。我有些想摘,又觉得摘了好像自己没素质似的,想到有一个人在公园里摘果子,掉下树死了,还赖公园没把树管好,讹人家钱,便觉自己和那人一样没文化,没素养,于是有些贼心,就没贼胆了。
后来,在网上看到,海棠果子,有许多种类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果皮色泽鲜红夺目,果肉黄白色,果香馥郁,酸甜香脆,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
原来,海棠全身都是宝。
然而,最让我神往的,还是春天的海棠。记得有一句写海棠的诗:“海棠经雨胭脂透”,让人怒赞。
贾宝玉的怡红院,取名就因了海棠。大观园初建时,贾政带众人去园子转,就见那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又说它:“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想来必是绝色了。
可惜,今日竟不得见,也是一件憾事了。然而,今日得见这海棠树,也算是意外之佳遇了。
这海棠与芭蕉,一红一绿,在世人眼里,是大俗之色,然而,在它们身上,却成了绝妙好姿,悦人性情,怡人心绪,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