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时代,有两个大理学家,哥哥程颢、弟弟程颐,两个人学问都很大,也是当时的大名人,立志要成为一代圣贤,有一天,有人请兄弟两个去吃饭,在席间来了几个舞女陪侍,弟弟一看,这可怎么行,不要不要,而哥哥程颢却看似无所谓,一把搂过舞女,搂搂抱抱,何其自然,弟弟程颐感觉非常的气愤,当夜回到家里,二人无话,第二天一早,弟弟实在忍不住,找到哥哥说:哥哥,咱们不是要立志做圣贤之人吗,对女色怎可如昨天一般,昨夜我思量良久,始觉不妥。程颢说:你说昨天的吃饭的女色啊,我都忘记了,你看,是你一直把女色放在心上,而我只是逢场作戏,过去就过去了,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
你看程颢的思维方式和程颐的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哥哥是从自己内心出发,来看待外部的事物,一切外部的事物对于自己而言都属于外物,对于外物的态度就是,不管外物如何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内心,自己内心的方向和目标不会被外界的东西所影响,而程颐则不是这样来思考,他认为外界的选择和行为影响着自己的内心,必须保证外界的行为和选择必须要喝内心所追求的达成和谐一致,否则就内心不安,产生落差。接着看下面的故事:
几个同事一块吃饭,A说:“XX那家伙又找我事,你们说这人是不是有病啊?”B说:“对对,前两天,我找他讨论新方案的问题,他竟然嘲笑我的方案,而且还说不出理由,他就是想推自己的方案”,C听了接着附和:“这人直接没救了,整天想着打击报复,咱们必须远离这样的人渣”,D、E。。。,一晚上的用餐时间就被这个XX家伙给占据了,很明显大家都是同仇敌忾,好好的气氛,直接演变成了对XX的批斗会,搞得大家心情极度压抑。
几个同事工作后的聚会就这样被一个不堪的人渣占据了,大家都在轮番对所谓的XX进行评论表述以期证明他本身就是个人渣的事实,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呆来的各种伤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你看,他的行为对我是一万点暴击,这个人渣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这让多的人如此“记忆深刻”,让大家哪怕是在吃饭的时候都能记住他,他成功地占据了大家的心灵。
不同的故事,却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心灵的内存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或者人占据着自己心灵的重要位置,我们的内心为什么要给这样的人和事提供如此大的心灵空间,让不堪的人与事来占据自己心灵的重要位置,占据我们的思考和思维,我们总是纠结在这样的人或事上,导致我们模糊了自己内心真实的目标。
哥哥程颢则守住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界的一切干扰和阻碍只不过是蒙在内心上的灰尘,我们只需要认清灰尘,用手拭去就好了,为什么要纠结于灰尘为什么要落在心上吗,我们一生行走于世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大部分的人和事是与自己内心无法达成一致,甚至还会阻碍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总是纠结于这样的事情,让不堪的人与事在内心占据更多的位置,会让我们变得迷茫和惶恐,我们看不到真实的内心,我们陷入到与不堪的事情与人的漩涡之中,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了一层灰尘。
净化心灵的内存,消除不堪的人和事,我们才能看到自己内心 真实的想法,我们只有坚定自己真实的想法才能够看到更远目标,我们只有坚定走向自己的目标,其他一切的人和事就会成为我们路上的风景,再美好的风景也终将过去,再不堪回首的过去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我们遗忘在走过的路上,我们终将还是要迈向我们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让我们不囿于其他,坚定追寻那个内心的自己,在心灵镜面上的斑斑污垢和袅袅蒸汽只是阻碍我们认清自己的障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镜面擦拭干净,看到镜子中的真实自己,以内心的目标为导向,坚定前行,莫让那些不堪的人或事再次遮住镜面,模糊了自己。守住你的心,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