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正在看《刘墉作品精选》,城市书房的员工李姐凑过来问,我就说这是一本讲人情世故的书,我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应该多看这类书,写得很好,推荐看。
这本书的封面写着:“高效处世情商课 人际关系导航手册”,把整本书的内容和精髓一言概之,目录也做了分类,看书的人可按需选读。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一字不落的全部读完。
刘墉先生循循善诱,言语恳切,将自己的处世经验整理入册,讲与后辈听。每读一篇,我都有个感慨:“原来这个细节这么重要,我以前都不知道,真是白活了三十多年。”
我以前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都足够普通,没有人拿许多条条框框来教我怎么说怎么做,一切凭本能和眼见的经验去行动,一定犯过许多社交禁忌。我倒也不纠结,觉得头脑简单的行事也挺好,不知者无罪,省去了许多权衡利弊的时间和麻烦。如今知道了里面的门门道道,也不去强记每一条,平时用得上的、认可的就留心记下,下次好去执行。看过没留下什么印象的,就忽略不计。
我很喜欢刘墉先生的语言风格,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而是善于举例子来说明道理,浅显易懂,心里不设防地很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少年时期最烦别人给我讲人生道理,成年以后又烦别人说教人情世故的各种讲究,中年以后融入了人情社会的大环境,自然而然的想要懂得其中规则,是落入俗套了吗?不是,应该说心性更加成熟了,也懂得了要向现实低头。以前认为这样就是沦落了,现在只觉得懂得并遵守规则,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