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反复复不断地侵扰着人们的生活,稍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开始采购、囤货的肯定是大爷、大妈们。他们永远冲锋在前,身形矫健、动作敏捷让一众年轻人都自愧不如。他们最清楚哪里的东西物美价廉;哪家超市的蔬菜最新鲜;哪些食物可以存放的时间更长……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这应该是老一辈们始终信奉的理念,他们根本不会相信别人的承诺、保证,觉得只有将食物紧紧攥在自己手心里,生命才有保障。他们兢兢业业地为整日忙于工作的子女担当起后勤部长的职责。
也有很多年轻人对此不屑,觉得这群老人神经大条、无知狂热、见风就是雨。然而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没有亲历过别人的生活,是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的。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爷爷那一辈的故事。那是一段连回忆都孱弱、瘦削的灾荒岁月。
爷爷总共姊妹五个,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爷爷的大哥是生产队的粮库保管员,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一天粮库里的粮食少了两袋。然后生产队队长和另外一名干部就一口咬定是爷爷的大哥偷的。但是他拒不承认自己偷窃队里粮食,即便拉去批斗,轮番审问、严刑拷打依旧不改口。折腾了一番之后,队里就把他给放了,粮食失窃的事也不了了之。
但是爷爷的大哥被放回家后,生了一场大病,既没钱治疗,也没有吃的,很快便去世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没过多久他的妻子也去世了。剩下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只得到处流浪、讨饭吃。爷爷的父亲心疼自己的孙子,便把辛苦挖来的野菜都分给他们吃,结果自己被活活饿死了。爷爷的母亲躺在床上饿的也只剩下一口气了。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饥饿难耐之下不停地穿梭于乡间地头寻觅一点可以果腹的东西。结果这种行为被判定为偷盗公家财物,生产队的人抓住他们,一顿毒打。饥饿加上病痛,无人理会的两个孩子便一命呜呼了。连为他们收尸的人都没有。
而爷爷那时则跑去参与修建104国道。在铁路上干活,虽然没有钱拿,但是很多人却挤破头想要到那里去,因为工地上会给口饭吃。我奶奶则带着几岁的女儿逃荒到了她父亲所在的村庄。奶奶的父亲是个铁匠,凭借一副好手艺,家里尚有口吃的。奶奶她们母女俩就是靠着她父亲的接济艰难度命。
爷爷修铁路的空隙里和老乡无意间在水沟里抓到了几条小草鱼,当天星夜赶回去送给奶奶她们吃。准备第二天一早再赶回铁路上继续干活。奶奶不想让爷爷饿着肚子去干苦力,就半夜起来把鱼煎了,谁知鱼还没吃到嘴里就有人来了。他们闻到了香味,问爷爷家里在做什么?
奶奶借着去拿煤油灯照亮的时机,迅速伸手从锅里捞出一条鱼扔到灶旁的草堆里。果不其然,生产队的人借口鱼来历不明,把锅里剩下的两条鱼拿走,说必须上交公家,然后好好调查。爷爷奶奶都是老实巴交的本分人,没有反抗,也没有懊恼,毕竟奶奶凭借着自己的机智还是留下了一条鱼,他们仍心怀感恩。
爷爷的小弟和小妹也快饿死了,在爷爷母亲的授意下跑去投奔他们的三哥,也就是爷爷的三弟。他算是公家人,在市区工作。那会他也没有多余的口粮,只能把弄到的野菜偷偷带回来分给弟弟妹妹们吃。虽然弟弟妹妹们还是面黄肌瘦,整日饥肠辘辘但也好过被活活饿死,他还悄悄地弄些回去给母亲吃。就这样饿的奄奄一息的曾祖母竟然靠着野菜顽强地撑了过来,并且后来健健康康地活到85岁,寿终正寝。然而她的丈夫以及大儿子一家四口都在六零年被活活饿死了。
爷爷奶奶他们始终视粮食如生命,一点一滴都不得糟蹋。爷爷生前最大的爱好就是开垦荒地,然后种上粮食。即便是后来丰衣足食的年月里,奶奶依然喜欢在山野间挖各种野菜如小蒜头、地皮菜、野蘑菇、马齿苋等等,很多我都叫不上来名字,但是经过奶奶之手做出来都是美味佳肴。她一定会把食物的功能利用到极致,比方说家里做豆腐,连最终剩下的豆腐渣她都不舍得扔掉而是做成好吃的豆腐渣饼。
我小时候吃一种叫米花糖的零食,就像漏嘴一样,边吃边掉。奶奶就把它们从地上一颗一颗捡起,轻轻吹去上面灰尘,然后默默地放到自己嘴里吃掉。我知道她牙疼,不喜欢吃甜食,但是她看不惯别人浪费食物。只要看到有人糟蹋食物,她就会很心痛。受到奶奶的影响,我现在吃东西,能吃多少就拿多少,绝对不浪费。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单独的一间屋子,里面屯满了稻子、小麦以及其它五谷杂粮。一年四季除了吃自家菜园子里种植的新鲜蔬菜外,还在坛坛罐罐里面腌制了各种咸菜、腊肉、辣酱等等;而且家里还养殖很多家禽、家畜包括池塘里放养的鱼虾……几乎一切生活所需都能自给自足。那会儿过春节贴的对联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些,或许只有这种仓廪实、衣食足的日子才能让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从灵魂深处感到踏实。
奶奶经常会对孙儿们说:”你们是多么幸福啊,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而他们那一代人都是经历过煎熬,从饥饿的濒死中艰难挣扎活下来的。那个年月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恐怕真相远比冰冷的数字更残酷、可怕。能活下来的那批人虽然是幸运的,但也带着失去至亲的伤痛和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对饥饿的恐惧记忆。
如今繁华盛世之下,偶尔的风吹草动依然能勾起他们那镌刻进血液、骨髓中的被饥饿支配的恐慌。所以他们喜欢抢购、喜欢囤货,喜欢看到家里的厨房、冰箱都塞满食物,这样他们才有安全感。毕竟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不论何时何地,社会的繁荣稳定都建立在优先保障民生之上。除非有一天人类进化到只需要呼吸,不需要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