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质疑过你所处世界的本质?”
这是《西部世界》开篇问到的一个问题。你问过自己么?
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也可以是“你为什么活着?”“你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时,开始这样问自己。那时候接触到萨特的存在主义,虽然至今对存在主义只有一知半解,他的《存在与虚无》也读得云里雾里,但是对他这句话却深表认同:
“世界的本质是荒诞的、无意义的。”
成长的过程中从没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相信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回答,就像剧中蒂洛斯有自己生活的信念一样,每个人也都有支撑自己行动的信念。当这个称之为“信念”的东西动摇时,你的生活一定会陷入混乱,这也是为什么剧中的工作人员会拿这个问题来检验接待员是否一切正常的原因。
而随着阅历的增长,每个阶段自己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能够做自己
大学时认为生活就是能够做自己。当时的自己想成为一个有趣而厉害的人,所有的生活行动都来自于这个价值观带给自己的动力,参加学生会、进社团、看书、旅行,深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人的改造。
享受生活
刚毕业的一段时间里,觉得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意义。那段时间微博、豆瓣给自己的标签都是享乐主义,上班早来一分钟都觉得浪费,下班前五分钟已经收拾完毕坐等打卡,偶尔加一次班总觉得老板在剥削自己。上班外的所有爱好就是吃吃吃、买买买,不是在外面跟朋友吃,就是在家自己摸索菜谱,煲汤、做菜……想想那个时候,貌似对工作没有任何追求。
努力工作,财务自由
再后来,某个偶然的契机,突然认识到努力工作的意义,觉得只有努力工作实现财务自由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且像高晓松那样成为一个博学且睿智的人也是自己的附加目标之一。
而这个价值观,在看完《西部世界》后完全崩塌了。我不得不说老美的东西就是厉害,总是能触达人性的深处,撼动你的灵魂,碾压你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一部剧能彻彻底底地将你连根拔起。
初看这部剧,你可能会觉得你过了一个假的人生,你会怀疑是不是你的人生只为了陪某个人玩,你的人生是不是也像剧中的接待员有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版本设定,你开始质疑你坚守的一些东西是否真的有意义……总之,一切好像都不那么正确。
剧里有这样一句段话:
“人类智慧就像是孔雀羽毛,只是夸张的自我炫耀,想吸引配偶。所有文学、艺术、贝多芬、莫扎特、米开朗琪罗、帝国大厦……都只是豪华的求偶仪式,我们基于基本需求而达到了这么多的成就。当然,孔雀几乎飞不起来,活在泥巴中,从土里找虫吃,以美丽的尾巴来安慰自己。”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开始质疑知识的本质,博学、睿智真的那么重要么?我们就是那个用美丽的尾巴安慰自己的孔雀么?
我忘记大学时的自己是如何在认清这个本质时依然选择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的,但前段时间当我认识到这个本质时完全没了动力,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骗自己。我内心一直在说,这就是一场游戏嘛!游戏而已!
等地铁的间隙,我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追问里。我想起和菜头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突然,顿悟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不重要,你的体验才重要!当时自己推演出这么一句话,然后把纠结了好多天的自己治愈了!(果然像我这种偏执狂,只有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这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的世界,只要你想探索,总是能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而只要你保持好奇心,世界也总是不会亏待你,给你想要的!你探索的范围很广,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美食、猫猫狗狗以及任何你想要了解的东西。这个世界无意义,不代表你的生活无意义,我们的目标就是对抗生活的无意义,就像一档自己喜欢到血液里的脱口秀节目——《奇葩说》公众号的一句slogan说的一样,都是因为惧怕无聊。
我现在觉得世界就是一个大的游乐场,很大很大的那种,里面有数不清的玩具。里面有这么四种孩子:
第一种:一进入游乐场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以及喜欢的玩伴,玩得兴味盎然,而且越来越喜欢这个玩具;他们生命的所有时间都跟这个喜欢的玩具在一起。
这一类小伙伴是幸福的。他们很早就知道自己生活的使命,我猜他们大多数应该是科学家、哲学家……大师级别的人物。
第二种:一进入游乐场他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玩伴,但是一段时间后就腻烦了;他们重新寻找新的玩具和玩伴,如此重复……他们总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玩伴。
这一类孩子也是幸福的,他们有着敏锐的嗅觉,强烈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热情,他们类似我们身边的创业者。
第三种:进入游乐场之初,他们也玩的很开心,只是在玩了一段时间后开始觉得无聊,从此放弃了寻找新的玩具,麻木地和玩腻的玩具在一起。
这一类孩子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这些孩子需要继续打起精神去寻找好玩的玩具,游乐场那么大,总有你想要的。
第四种:他们进入游乐场之初就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以及玩伴,烦躁、无聊、闷闷不乐,觉得游乐场根本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第四类孩子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们误以为世界都跟他最初接触到的玩具和玩伴一样让自己讨厌,事实当然不是这样了。好孩子,不要闷闷不乐了,赶紧去寻找新的玩具了,不然来了游乐场却没有找到好玩的,岂不是很亏?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是哪一类孩子呢?不管你是哪一类,请记得不要放弃寻找玩具。
PS:刚刚好,在Spenser的最新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太切合我今天要说的!拿来补充一下!
他在名字为《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安全的》的文章中引述一位身边创业者的朋友圈: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创业?
我的回答是:吃喝玩乐终究是低级刺激,去创造,去厮杀,那才是高级刺激。这样的刺激只要你做过一次,就还想做一百次。
快乐可以用低级刺激来满足,痛苦却永远要高级刺激来填补。我最大的天赋绝不是懂得快乐,而是懂得痛苦。”
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有种一下找到了答案的感觉,是啊,我们就是为了这种高级的体验而活。
最后一句话:我最大的天赋绝不是懂得快乐,而是懂得痛苦。这句话绝不是一句为了装逼的毒鸡汤,我也切实的认同他的这句话。当我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把上面那段话贴了出来,后来,我看到后续有朋友转发时配了这样两句话:“痛吗?痛!那就对了!”满满的鸡汤味儿!==!!让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句话。(我对成功学鸡汤文嗤之以鼻,一定要撇清关系!)
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字叫《美丽新世界》,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讽喻小说,对自己的影响深入骨髓。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中,一切秩序井然,每个人的角色从一出生都被设定,人们没有痛苦,不会寂寞,政府甚至有一种特别的药会让你忘记不好的记忆,人的生活只有享受和欢乐,你根本不会了解欲望这个东西,因为你的所有的欲望都可以被满足。(随时能被满足的欲望,其实不叫欲望)。
这样的世界你喜欢么?我相信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世界。看完,你一定很庆幸我们有一个充满未知且不可控的世界。它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每当遇到痛苦和失落的情绪时,我总是格外珍惜这种感觉,我正在经历一个真实的有分量的生活,总好过空洞的无聊和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