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是教师节,一直想写点什么。
在我心中,一直惦记着两位老师,他们分别是我初中时期的英语老师和政治老师。这么多年来我为什么一直惦记着他们?是因为他们对我而言确实是良师,是值得我很尊重和敬佩的。
那时的英语老师很年轻,不到三十岁,很洋气很时髦,有微卷的浓密头发,眼睛时时都闪着光芒,步履轻快而有节奏,上课时肢体动作略显丰富,浑身散发着活力。我记得他时常教育我们要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的话语确实很豪迈:“同学们,要努力读书啊!长大之后要住别墅开豪车!”当时的乡村学校里,一些学生还难堪地穿着打补丁的衣裤,暑假时还背个泡沫盒挨村串户卖冰棒,我还曾在镇上的废品店里捡漏过期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可见当时的农村物质和精神都是比较贫乏的。而英语老师的言语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撕开了我们懵懂无知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和多彩。那个年代,改革开放还不是很深入,农村娃只有通过读书考取学校才能分配工作才能吃到国家粮,否则就只能如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我们即不能顶职也不能招工,就连委培读书指标也是闻所未闻。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我们那一代读书人的压力,更不能理解那时一些人高中复读多届就为了考取学校博一个计划内分配指标的现象。我当时是个敏感又内向的女生,刚进校时的成绩是全班第二名,后来成绩就连连后退,最差排到了第十六名,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初三时又挤进了全班前五名。这其中的心酸、煎熬和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清楚。英语老师的话是大实话,不是高大上的大话,只有接地气的土味,但是却生生地激起了我们这些少年郎对未来憧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位英语老师不仅这么“鼓动”我们,他自己也是这一理想目标的坚定实践者。我们初中毕业的那一年,他如愿考取了研究生,并最终留在了大城市生活。后来从各个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他入了仕途,确实活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理想的模样。
那时的政治老师也很年轻,但他不苟言笑,又黑又瘦身子很单薄,鼻梁上架着眼镜,上课的声音却异常洪亮,身板总是挺得很直,捏着一截粉笔的右手总是架在腰后。我最敬重他的人品和师德,因为他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因你成绩好而对你格外照顾,也不因你成绩不好而另眼相待,更不因你家境富贵或贫寒而偏颇。他会对不用心读书的学生很严厉,是发自内心的焦急,却不会在言语上和行动上进行轻视打击。那时的初中生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对人对事物的辨别力,萌发的观念最是纯净,还来不及被世俗沾染。那时的我最是钦佩这样的老师,正直、不世俗不势利眼,是个纯粹的人,一个真正的教书匠。上学那会儿政治老师的身体就不是很好,听说家庭经济也很困难,后来因癌症离世,留下了妻儿。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心里非常地难过。
这么多年来,我对这两位老师的印象一直很深。虽然毕业后没有再见过面,甚至于政治老师今生再也见不了面,但是确实有这样的良师在生命中某一个阶段深深地影响过我,改变了我。
愿老师及家人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