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是左派,这个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艺术或者热爱艺术,却不知道,真正的艺术其实也是左派。
甚至包括宗教也是左派。
可以说,这个世界,稍微伟大一点的东西其实都是左派。
.
(2)
现在,学校里面那些文科的东西,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其实严格来说,人文的东西也是属于偏左的,社科的东西也是属于偏右的。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算是个奇葩。
因为他基本上是搞社会科学的,却硬把社会科学从左掰成了右。
马的理论最后所以引起那么大的震动,其实也是缘于这个因故。
.
(3)
理解左派,可以从这几个关键词入手:自由、解放、反抗、狂飙突进、对资本的警觉等等。真正的左派,其实都有点理想主义倾向。
反之,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理解右派:强调“秩序”、保守、维持现有的、既得的等等。右派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妥协倾向。
也可以说,左变油腻了,其实就是右。
现在很多人热爱艺术,甚至很多人关注宗教的东西,但是如果大家能知道一点,艺术和宗教与马克思其实是同属于左派的,如果能知道一点,艺术和宗教与马克思其实是有血脉上的联系的,则无论对重新理解艺术与宗教,还是重新理解马克思,还是都有一定助益。
所以,学习马克思,不妨首先学习理解一下他的立场。
.
(4)
其次,学习马克思,还应该学习理解一下他的格局。
马克思活着的时候,其实是混得很差的。
用现在的话说,没有工作、没有房子、没有车子,而且就像那些在帝都或者魔都飘着的,还没有北京户口或者上海户口,只能办暂住证。
甚至,马活着的时候,还不断被当时的政府驱逐,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乃至死的时候,都已经变成无国籍人。
.
(5)
马克思的大半辈子之所以能够硬撑下来,基本都是靠他的好基友恩格斯长期接济。
就像今天那些混得差一点,要是没有像这样交一两个土豪朋友,不饿死或者病死的话,就只能靠到网上众筹了。
不过,马克思虽然一无所有,虽然混得很差,并没有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样,总是限入焦虑,或者发生什么中年危机。
更没有像有些IT男,已经有房有车,一旦被炒了鱿鱼,只要少发几块失业补贴,就恼羞成怒跳楼自杀。
当然也没像那种要是遇到桃花劫的自己创业的IT老板,被什么欣欣之类的小狐狸多骗走一些钞票,就心理崩溃,从楼顶的天台跳下去。
.
(6)
在这方面,马还是有一定格局的。
或者说,内心还是比较强大的。
算是比较有情怀的。
虽然自己混得很差,心里还装着整个地球。
就像那种放下小我的,即便变成最贫穷的,也仍然像是最富有的。
不会再为一些小东西患得患失。
像他虽然一无所有,想的却不是怎样去get一些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还在一直思考,那些关乎几十亿人的很大很大的事情。
可以说,把自己置之度外了。
格局大,其实可以治疗很多心理病或者精神病。
马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所以,向马克思学习,第二个可学的是他的格局。
.
(7)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向马克思学习,还可以学点他做学问的方法。
马克思本科是学法律的,这个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的是,马克思并不像现在的许多人,做起学问来就越做越窄。
比如,学法律的,很多搞到最后,就变成只是一个民法学家或者刑法学家或者什么研究知识产权的,或者搞环境法的。
马克思可以说走的不是那种变成一个专家的路子,而是成为一个大师的路子。
走的是从一个专业出发,最后把自己打开的路子。
像他后来搞的东西,几乎涵盖一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等。
乃至包括美学。
而且对自然科学的东西也倾注了很多关注。
.
(8)
现在,很多人做学问,最后都是步入那种羊肠小道。
最后都是走向窄门。
如此,其实做得再厉害,做到最后练成某个小方向、小领域的说一不二的老大,其实也还只是个二流学者或者三流学者。
不像马克思,选的是那种承继大统的路子。
虽然不可否认,马也有些地方走得还不够开阔。
不过,只要做到像马克思那样,把自己稍微打开一下,也就可以做到,没有办法再被简单的用某个专业或者方向归类了。
比如,如果说马是个什么东欧问题研究专家,或者什么金融法大师,那都已经不像是在给他戴一顶什么桂冠,而倒像是在给他套上一个什么玩具了。
.
(9)
中国以前有种说法,叫做君子不器。
现在其实也可以说,衡量一个人到底学问有没有做出来,也完全可以看这个家伙最后是不是像那些经典大师一样,走向开阔。
真正最后走向开阔、走向开放的,应该像是什么二脉都被打通了,每个人最后应该要能写出一部自己的“人类知识总论”。
以上说的是,向马克思学习,还可以向他学一点做学问的方法。
.
(10)
学习马克思,其实还是要避免庸俗化、工具化。
真正要学,还是要保持点冷静的头脑。
其实,如果能够保持一点“距离”的学,还是可以重新发现一个不同的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