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年一份工作
2010年到2012年是电商最火的黄金时代,我们当时做各类垂直行业的b2b电商,说是电商但因为toB的客单采购批量大、资金流结算周期长、信任成本高的原因,实际并没有实现现金流和物流的闭环,更多只是停留在商品展示和搜索引擎推广的赚取会员费、广告费的阶段。
对这种收了客户钱不能看到实际成交效益的事情心底是并不看好的,在当时我们私下称之为“炒冷饭”。
一笔订单逆向拆分:成交-配送-支付-下单-询盘-比较-看到-搜索/筛选,我们仅停留在询盘之前。虽然这样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也能有300万,也只能归功于以Web 2.0时代的中心化搜索引擎营销的红利了。
对比当下的粉丝经济在社交红利期褪去之后,一个公众号只是停留在“一笔订单”的询盘阶段之前的单向信息曝光和传递,而不是已经构建了自有的粉丝双向互动社群,再遭遇公众号玩法规则大调整之后的结局是几何?
在当时我们做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从业规模很大,单深圳华强北就不下3000家,市场上翻新货、拆机货、尾货参差不齐。在意识到这种看似繁荣实际乏力的状态后,我们开始做原装/现货认证、配单系统和原装商城,期望用这种优化供需双方的选择时间来提升询盘量和下单量,最终实现成交的内在自循环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下到市场去筛选认证商家,学习如何判断翻新货和原装货,怎么看品牌、批次、封装,访谈约;谈走访买家的用户体验路径,设立匹配机制优化供求双方的反复无效询盘报价的时间成本,这样看似又笨又累的方法套到现在的各类O2O会发现,只有让自己和用户/客户之间的距离越小,心里才踏实,才敢做决策。
这个过程的总结:
任何不以帮助客户达成最终成交的电商平台都是耍流氓。
不要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二.
69天旅行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旅行?
怎么一直旅行又能养活自己?
询问一些朋友和自我对话之后的回答:旅行是身体和心里对于一切固有环境的抗拒,对一切不确定和不安分的渴求。
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爱生是人的本性。人是不能忍受没有新鲜感的、单调的生活的。然而工业化所产生的单调的紧张生活,在自幼的一切需要循规蹈矩的说教,和一句句为你好的精神绑架之下就已经埋下不安分的因子。
对比在路上不确定时间,不固定地点,不知道下一秒是晴是雨,甚至不知道是生是死的不确定性的即刻旅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品汪羡慕程序猿羡慕设计狮羡慕运营喵羡慕产品汪了
第二个问题,其实提出思考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想一直旅行。而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否能够做出一款不需要前后台完全依靠用户自运营的产品一样空中阁楼。
女人的乳房不能一直丰满坚挺不下垂,男人的鸡巴不能一直粗壮勃起,旅行也不是万能的解药,但让人抽了大麻一样的上瘾,也只有把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抽出了大麻的味道才能一直旅行下去
这个过程的总结:
旅游不等于旅行。
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和杜鹃花;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着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
装的一手好逼。
三.
一年四份工作
从本地生活O2O到汽车后市场,再到在线旅游,最后到现在共享经济,这真的是折腾的一年,同样也是收获最多的一年。
从零到一的做一款产品
1.
14年继快的和滴滴的打车补贴大战之后又掀起了一场汽车后市场的洗车补贴大战,14年底各家圈地拉用户差不多之后都在寻找变现的商业模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典典养车的第一位正式产品经理被费舍面试加入了典典
加入之后面临着两条业务线产品的选择,一个是原有的洗车养车业务线,一个是全新几乎为零的车险业务线。抱着拼一把做个属于自己孩子的产品选择车险业务线(虽然现在还是合并进了养车业务线),自此就是一入车险深似海
与养车业务线的商家、用户、服务三个抓手不一样的车险业务线更注重服务端的自动运算报价,核保,出保能力。而具有车险报价,核保,出保能力的只有拿了保险牌照的保险公司,所以在当时能看的到车险产品多数为接了保险公司报价借口进行报价、比价的产品,以帮助保险公司引流进行利润分成进行存活。
再加之国内的车险分为交强险+商业险,交强险属于国家法律规定强制购买,商业险可选择的向各个保险公司购买。这里最大的两个问题在于车险到期时间的获取,车险费用的计算费率。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到期时间可不一致,各个保险公司的计算的费率标准不统一,外加车辆出险的系数,让整个产品变得又复杂又臃肿。
如何在用户在上传车辆行驶证之后第一时间能够知道车险的到期时间以及给出次年的报价成了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就是报价的准确率和是否具备竞争力。
从最开始的1个产品1个设计外挂上海的业务团队,到12个产品技术团队,虽然最终产品上线只是完成3个版本迭代后合并进了养车业务线,但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是享受的。
2.
抱着能够接触更多创业人脉圈和直接老板相对靠谱一点的理由,加入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的团队做知识经验共享的「小得」,也终于在现在成功获得认可后拿到了一个联合创始人的身份,算是一个小收获吧。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加入「小得」也是通过同样为知识经验共享的「在行」一次约见(当然是我约的苏杰,哈哈)
项目启动前我和苏杰一起去一些可能成为潜在客户的公司走访做调查(关于做用户体验访谈详见:六步:小公司产品汪快速有效用户体验访谈),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业务层面的供需关系思考;一个是做产品人的毛病的思考
任何一个产品都难逃脱供需的关系,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最终都会演变为产品对于供给端的掌握程度。
「小得」、「在行、「靠我」从本质上看都是在利用同一批人群的认知盈余来进行产出的供给,同样的一群人为什么只是为你产出,而如果不是最终的结局就是价格战和补贴(参考:推推熊、推拿狮)。
反过来如果强行利用资本手段进行供给的囤积或自营,一旦供需关系无法得到表现出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蒜你狠”、“豆你玩”、“大妈集体囤盐”的现象,最后把自己玩砸了!
怎么掌握供给端,以及平衡供需的关系成了「小得」主要问题
从最开始的供给端人群差异定位为非明星级的某个实战经验操盘者的亲历者说,到产品上线之后的三个月时间反复分层包装维系,也印证了自己只能Touch到比自己低一点维度的人(这里的自己指公司),就像每个人的预期都会高于能力,期望进入到更好的一个环境
另外一个是做产品人的毛病的思考,在跟项目最初我们一直纠结于能够寻找到一个和其他同类产品不一样的地方,以避开一开始的正面竞争。走访到开始众筹徐建军的时候,他反问到这么刻意的寻找差异,这是要更大家证明做产品经理的能力吗?
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这样,力求产品的完美和为了能够带上自身气味的烙印去刻意寻找迥异的地方,生怕哪里做的相似之后被人冠以抄袭的“罪名”。
这种看起来有些有些偏执的孩子气就是把双刃剑,时刻抵在背后提醒着别人的这里好那里绝,又还要表现的很坦然的状态。毕竟用户和观众还是喜欢原创励志故事剧,就像张教主说的面试产品最后还得问是否喜欢摇滚
这个过程的总结:
尽人事听天命,能用一件事磨练出一群人就够了
四.
一个小而美的小玩意
年底的时候拉了三个朋友一起尝试做社群「小得有话说」,主要目的一公一私(私>公)。
公:帮「小得」做发声渠道,由下往上的将知识经验共享的信息和「小得」这个品牌传递到其所在公司;私:聚一波有价值的人。
互联网产品都能找到社群的影子,都是聚集一波人然后为这群人提供服务。用做产品的思路去拆借:聚一拨人(种子用户)<发掘这拨人的需求(需求调研)<以最轻的方式尝试提供可能的服务(用户体验测试)
个人的观点: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吸引到一群什么样的人,先做一款为自己服务的产品,才有可能做服务于同类人群的产品,这样自己也最舒适
五.
几杯鸡汤
力是相对的,作用力之后总会有反作用力的反哺
别作,你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别太聪明,傻一点其实挺好
往往认为别人傻逼的人,自己也就往往傻逼了
最后,兑现下笔之前对自己的一个承诺,我就是重组家庭,父母从小离异,之前撒谎的双胞胎弟弟其实是异父异母的弟弟,之后也不再撒这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