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类可怕的致命疾病,人们谈癌变色,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营养过剩和化学物质滥用带来的环境影响,让癌症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据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数据,我国每天大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7人,考虑到癌症登记点未记录的数据,实际情况更为严重。
癌症的频发,让中国许多家庭中都会遇到亲友患癌的境况。而一旦患癌,患者往往丧失希望,患者身边的亲朋也常常不知所措。
三年前我在去杭州出差的高铁上,列车刚刚启动从南京南站开动的时候,接到了母亲哭着打的电话,说姥姥得了肺癌。几个月后,姥姥去世,这段时间里,如何和姥姥沟通交流成为了全家人都不知所措的事情。该说些盲目乐观的话,还是说些现实的一点的话,大家都没法统一。姥姥去世后我深深地为自己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没能和姥姥好好交流、没能宽慰她的心情而自责。
与病人的沟通正是医学未过多涉及的领域。虽然近年的发展帮助人类克服了不少癌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长度,但病人内心的治疗却因为难以快速见到成效而被医疗机构和很多病人亲友所忽略,有不少患者会丧失希望,深陷抑郁。同时,旁人又常苦于没有有效的办法能够通过沟通交流来帮助患者缓解,这也是通常的医疗所无法做到的。
《纵然明日离世,不碍今日浇花》正是这样一本传授如何用语言作为另一种“药物”打开患者心结的书,医疗无法渗透到的地方,正可以用书中的“话疗”来抵达。作者樋野兴夫是日本的病理学与肿瘤学教授,在发现医学的限制性后,2008年创办了“癌症哲学门诊”,通过谈话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援助,提供仅靠医学无法完成的工作。
作者发现,病人在确诊癌症后,常常开始非常在意死亡,关注点由自己外部的世界转为自身,认为唯有声明是最重要的,死亡的临近让人心怀畏惧地活着,非常脆弱,迷失在无意义感中,深陷焦虑或抑郁。
想要帮助患者,就需要通过谈话等方式,引导患者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现状,明白自己面临绝望的时候,其实依然是有选择不绝望的权力的,由关注生命、死亡转到身外的意义和使命,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为患者余下的人生洒满阳光。
书中一共有48篇短小的文章,集合了作者在与癌症病人及家属沟通中方方面面的体会,内容不多,但心得不少,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实现帮助患者的目的:
1、说对话
既然是“话疗”,用的“话”就像药一样,话语既能成为良药医人,也能成为毒药伤人。只有用对的“话”才能实现疗效,所以“说对话”是使用“话疗”方法的基本和重中之重。
病人真正需要的是关怀,而非一些常用的像是“不多吃点是不会好起来的”这类正确的客套话,正确与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估计病人的心情,投以温暖言语,用关怀转化病人的心态,后面的其它方法才能够有效。同时,就像用药一样,这些充满关怀的话语,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病情,各不相同,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The Etiquette of Illness(疾病的礼仪)》中也提到了很多类似的建议,不过这本书目前好像暂时还没有中译本出版。
2、引导变换角度
说对话的目的是引导病人变换自己的关注的视角。当病人只关注内在、生命、死亡的时候,注定会被死亡的不可战胜和不可预知所打败。想要让患者积极起来,就必须要引导对方认识到有些事情比生命更加重要,关注自身、死亡以外的事物和世界,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这里重要的是要引导对方发现,不论现在是如何选择的,一定要明白永远有另一种选择可以做,只不过现在做的选择可能太常做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还可以做其他的选择。同样是看待生命、死亡,消极地哀叹自闭与积极地正面应对就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当病人纠结于为什么是我得癌症的时候,引导对方思考未来如何与之相处,这也是通过变换视角让病人明白,虽然有些问题很难甚至无法彻底解决,但我们仍然能有些办法面对。
3、读书&写作
读书是一种成本很低的增加经历的方法。在感人至深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一书中,作者在母亲确诊癌症以后与母亲一起共同读书,陪伴母亲讨论这些书的内容,共同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引导患者读一些好书,能够让对方体验到不同于自己人生的经历,也有助于患者自闭内心的转变。
写作同样是一个帮助患者转换视角的好方法,写作尤其是日记,需要观察每天发生的事,让患者能够对身外的其他人和事物产生关心,同时更多地思考自己的处境和有限的宝贵时间内真正应该做些什么,帮助患者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书中还有一切其它小技巧,就不一一介绍了。作者具有非凡的人文关怀精神,完成了医学无法做到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患上可怕的癌症已经够糟糕了,如果再没有好的“话疗”处方,患者经常会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里生活在恐惧下,彻底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