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小汽车怎么不走了?”
“我看看,好像是没电了。”
”那你给我换电池。“
”家里电池没有了。“
”那我们把小火车的电池拆下来安进去。“
拆开小火车的电池盖,只有3节电池,小汽车里需要4节才能走。孩子这时候带着哭腔说:
”你给我找,你快给我找。“
”我们出去买吧。”
很日常的一段对话,没什么问题啊。
来,让我给你示范另一个版本:
“妈妈我的小汽车不走了。”
“咦~~是啊,这小汽车怎么不走了。”
“你帮我看一下”
“好的,咱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有没有可能是没电了?先看看遥控器的,灯亮着,有电,再看看是不是车的?咦,指示灯不亮了”
“妈妈,车车没电了”
“是啊,没电了,咱们怎么帮助他呢。”
“我们给他换个电池”
“好的,可是家里没有电池了。”
“那我们把小火车的电池拆下来安进去”
拆完发现少一节,
“你给我找一节电池,你快给我找。”
“孩子,你想让我给你在家里再找找电池对吗?”
“嗯”
找一下,有就给他安上,没有的话,继续往下走
“我找了,家里确实没有了,咋办呢?”
“你在给我找”
好,继续帮他在家里找。找一圈,还没有。
“我找过家里的这里/那里都没有,咋办呢?“
”我们出去买吧。“
不知道我这罗列一大串的您看出差异了吗?这两个版本的差异其一在节奏,其二在边界。
从节奏的角度讲,第一个版本太快。为什么快呢?小朋友的思维是事实,情绪,思考,解决解决问题,而我把事实和情绪直接跳到第四步给出解决方案。太快有什么不好呢?本来他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考,自己想出办法,家长陪伴他一起实现,节奏太快就变成家长给出方法,孩子陪伴家长一起实现。我们高喊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是在细节上我们做着让孩子依赖我们的事。孩子就在独立性的大口号和依赖的事实中过着很拧巴的生活。有位老师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她对”独立性“诸如此类大词,用的很谨慎,她很享受把大词掰碎揉在细节里,细节里走通,那你想要的”独立性”这类大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从边界的角度讲。“你给我找”我就去找,然后拿给孩子。孩子会不会在以后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将自己的情绪和责任通通推给你,觉得是你要帮他做的事,如果你没有做,他就很不满意。在第2个版本里,看似很多废话的“咋办呢?”其实是逼着孩子承担属于自己责任,消化属于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要静静地陪伴,向山谷里的回音准确的回应他就好了。这样经过几次,孩子慢慢知道那些事情是需要他自己解决的。父母与孩子之间这一部分的边界会日渐清晰,父母以后会越来越轻松,孩子以后也会越来越有成就感。
记得笑来老师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合格投资者最核心的能力是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我想从这里坚持下去,至少会增加孩子日后成为一个合格投资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