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今天一早来到学校,会计告诉我们从下个月开始每月每人要扣发一千。年终时能不能补回来待定,大家都无语了。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与社会经济水平不符,感觉生活好拮据。一天,这“一千”成了重要的话题,感叹“一朝回到解放前”。我思考了,除了当老师,我还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如果嫌弃老师,我有勇气辞职吗?思忖片刻,没有。那我能做什么?是每天抱怨中度过,一点不快乐?还是积极向上,在学习中发展自己?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因为我是一位母亲,要对女儿负责,我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一生。更因为我是一位班主任,要对44个学生,44户家庭负责。晚上,和闺密聊了很久,她在更加山沟沟里的初中,每天5:40起床,晚上9:00等住校生睡下才回到自己的宿舍。相比初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轻松多了,工作时间也短暂很多。教师真的是辛苦的行业,但我又想,有哪一行是不辛苦的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今天朋友圈的配图真的是亮了。
(看到这样的文字配图,你有何感想?)
言归正传,开始写写我的第八期阅读体会。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分享中,我越发觉得自己肤浅狭隘,越发觉得教育之复杂、班主任工作之艰巨与重要。如果有选择的权利,我也想不当班主任,那样轻松很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普通一线年轻语文老师来说,不当班主任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特殊原因(诸如怀孕生孩、重大疾病等)。虽然嘴上说着不愿意,但是我看到包括我在内的班主任每一个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地带好班级,做好班主任工作。大家都很负责任。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我,是幸运的,因为加入了“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因为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李教授的亲自指导下阅读、实践、成长,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结识了一群充满无限正能量的优秀的伙伴,让原本“黯淡无光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曙光。
《班主任研究的知识创生与积淀状态报告》以2009年至2015年为研究时限,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聚焦班主任的本体性研究、工作研究、素质研究及发展研究四大主题,在教育学发展视野下,分析班主任研究的知识创生与积淀状态。跨越整整六年的研究报告,涵盖了大量的信息,想着09年自己刚工作满一年,班主任工作刚刚顺手,在接下来的近十年中基本凭着经验办事,倒也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氛围浓厚,对于别的没有更多想法。
没想到“班主任”如此重要,是不可替代的又极具中国教育特性的教育岗位,是学生校内外生活的重要关联者,是学校内系统的重要节点式人物,也是校内外关系网上的枢纽式人物。
我更没有想到已经有这么多和“班主任”有关的研究成效。让我无限敬佩的是李家成和李艳博士参考了100份文献后整理出了班主任的知识创生和积淀状态,让人一目了然,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一、班主任真是一个复杂又艰巨的岗位
(一)班主任是不可替代的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越来许多的研究者关注了中国班级、班主任的独特性,基于不同的视角,研究者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诸如“取消论”“回归论”“特色论”。文中提示我们,班主任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当代需要,我们需要去关注理解班级和班主任制的意蕴,无论是组织运作视角还是班额问题与班级研究、学生指导体系建设,还是班级日常生活视角抑或班主任现状,我们都需要明确一个中心点,那就是
从学生发展的视角看待班级和班主任岗位。
(二)班主任是谁?
那么“班主任是谁?”
文中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回答:“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维度”“班主任与学校领导的关系维度或班主任在学校整体结构中的定位。”不同的维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解读是不一样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维度中这句话:
为此,无论是对教育改革走向的领悟,还是对当代学生发展问题的诊断,都需要有大视野、大境界、大自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性就在班主任的全部丰富性之中,就在其全部的工作中。
班主任是直面“人”之教育,容不得马虎,虽然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我想住主要是因为工作任务多、待遇低,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但是只要在班主任岗位一天,我们都会想把班级带好,把学生教好。至于工作的方式方法,我觉得自己太需要学习了。
二、在“做、听、说、读、写”中往前走
除了班级与班主任岗位的本体性研究,文中还向我们具体阐明了班主任工作、素质、发展研究。大量的内容,看完实在是汗颜,如此繁多的内容,班主任如何做到?如此丰富的发展道路,要走向哪一条?我想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是否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能力,时间精力做一些我擅长的,愿意做的能做会做的工作,比如班级阅读活动等。当然,我需要关注班级建设,这一内容涵盖班级岗位建设与学生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主题活动及主题班队会、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班级建设与学校学生工作的整合、对社会性和自然性资源的开发等六大领域。想做到这六个领域,谈何容易?
面对复杂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研究,束手无策之时我想起李教授几年前就给班主任的发展锦囊,那就是五字箴言“做、听、说、读、写”。
1.关于做
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每个学期,班主任都需要完成很多工作,那么如何去完成呢?
首先,要学会科学判断。对于错综复杂的事情,我们是否可以有自己的判断,结合自己的带班理念、班情学情,选择更有效的途径。比如学校要求课间操时班主任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我倒不这么认为。班主任面向学生站在最前面,孩子们可能会由于班主任的压力站得更直更好了,可是如果班主任那天不在学校,队伍前面没有了班主任,孩子们还能站好吗?我在想,站在队伍后面是否更加合适?
其次,要理清班级重点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把班主任当成了副业,现如今才把自身班主任的地位提高了一些。我想我们应当把班级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将班级视为“社会雏形”,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权利下放”,让班级的管理权经营权还给学生,而不是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威严“镇压”着班级以及学生。这学期,我在班级进行了两项较大改革,
一是班级岗位责任制,人人有岗位。我发现了一大批责任心特别强,做事特别认真的孩子,这一部分学生成为岗位责任制的优秀负负责人,可以带动班级工作更好的发展,形成更加积极的导向作用。当然我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一些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与改进。
二是小队建设工作。本来这项工作都是在中高段实施的,我没有想到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合作竞争意识,小队比赛、小队分工,让队长们有了更加实现自身领导力的工作舞台。我也看到小队竞赛机制后男生的进步特别突出,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为了自己小队获胜,不仅课堂上坐姿更加端正、听讲更认真了,而且字也写得工整了很多。我还发现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分工能力也变强了。
(小队创意卫生值日表,由一个小队负责打扫教室包干区一周,自行分工。这星期,我们班包干区打扫速度创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安排好所有的值日表,一个人定好组长。这一次的值日工作改革,孩子们的责任制明显增强,学会了合作,更加自觉。
班主任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选择的做,有重点的做,做实做好能做会做愿意做必须做的事情。
2.关于听
听绝对是一门艺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更要学会听,听正确的,听善良的、听有用的。我们会听到来自学生的,家长的,同事的,领导的等不同对象的话。我认为不可听到好话就忘乎所以,不可听到坏话就萎靡不振。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理解与见解。记得有一回临近期末,我跟一位学生的爷爷反应他孙女的学习情况,希望在家也能多督促一下。爷爷听后淡定地反问我:“成绩这么差问你啊,是你教的,又不是我?”“快考试了你跟我说这些有用吗?”面对家长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和好心,当时我很无奈也很失落,但是我选择了沉默,因为我想不到比沉默更好的应对方式了。我没有听进爷爷的话,因为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在帮助辅导这个孩子。我没有听进爷爷的话,责怪我自己。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有时候领导不经意的指责,我们私底下会发很久的牢骚,甚至会感觉很心酸,这些都说明还没有学会听。
对于班主任发展而言,除了听家长、学生的心声,最需要听的,是各种培训、专家学者、一线同仁的观点。尤其是研究人员,他们的视角、思维方式总是那么新颖、科学。听君一话,胜过十年书,所以我喜欢出去培训,想听听外面的世界,总比窝在教室里好,走出去可以看到更多广阔的天地。
3.关于说
说话更是一门艺术。如何说?怎样说?说什么?用什么词来说都太重要了。
要学会正确的说话方式,需要慢慢修炼。
学生犯错的时候,怎么说?面对家长的时候,如何说?不同的语气、语调、措辞给人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领导检查工作的时候,如何说?我想到说的背后是“尊重”。想起阿莫纳什维利,在开学头一晚,反复练习说“孩子们,你们好!”这六个字,当时我很不能理解,为何要把如此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看来我错了。
原来说的背后是“学生力量”,是“尊重”,是“理解”,是“平等”。
4.关于读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自去年开始专业书籍的阅读以来,我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但是又说不清变化在哪里?
自我要求变了?我时常感觉自己的肤浅与不足,唯有不断的努力才能有所进步与突破。教育的理念变了?我开始关注“全程”,关注人的发展,开始关注我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公民。教育方法变了?更加重视“学生立场”,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我而言,“读”是做的前提,只有持续地深入阅读,才能实现知识的更新,从而实现方法的变革,效益的改进。离开了读,班主任工作就成了闭门造车。
时刻告诫自己:以“读”为友,在“读”中发展!
5.关于写
李教授将“写”放在了最后一个,他不止一次建议我们将“做”放在首位,是不是更有导向性?可是对我而言,“写”是最重要的,因为自己太缺乏“写”的能力。很多事情有在做,很多活动有在开展,可是如何写成文字,拼成文章,感觉好难,感觉自己还停留在写流水账、写随笔的状态,对于论文、研究报告,真的无从下手。不知何时何地何事,我的“写”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做、听、说、读、写”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