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那时过年虽没有春晚,但春节却是个隆重的、有仪式感的节日,对孩子更是个大日子,因为孩子们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可以放炮,看踩高跷、舞旱船、舞狮子,看花灯,猜灯谜……家里更是隆重,什么刷房子、打烟囱、擦玻璃、打扫卫生、给孩子做新衣新鞋、采购、炸糕、炸馓子、炸油饼、炸丸子、炸鱼、炸豆腐、蒸馒头、包饺子、煮肉、贴对联……数都数不过来,堆满了记忆。还是接着上一集,继续说吧……
过年习俗2
洗澡
那时家里没有淋浴器,不能在家洗澡。
洗澡都去公共浴池,泡大池子。我记得小时候,阿吉拉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没有对外营业的公共浴池,铁路家属和孩子洗澡很多都去铁路各单位的澡堂子,洗澡极不方便,那时候家长也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小孩子很久才洗一次澡。
小学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形,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小脸挺干净,但脖子黢黑,被形容成带有铁路特色的名称:车轴。孩子时间久了不洗澡,身上就容易生虱子,头发里长蟣子,痒的不行,要洗澡。
传统民俗中要在腊月二十六至腊月二十八这几天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关于春节前洗澡,民间有‘’腊月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所以家长不管平时怎样,过年都想方设法带孩子去要洗个澡,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家里也都打扫卫生,房间和主人都干净,清清爽爽过新年。
那时候洗澡都讲究泡池子和搓澡(不像现在讲究淋浴),觉得只有经过这两道程序,洗澡才解乏。水要烫才好,把身体烫的红红的,像个龙虾,再一搓,身上的泥卷掉一地,称一称,肯定轻二两。
小时候我的个儿还没长高,特别怕进大池子,感觉池子特别深,只敢在池子边的台子上泡,有时大着胆子下了池子,水烫,赶紧往上爬,台子很滑,有时不小心就滑倒在水池里,灌两口洗澡水,被呛的直咳嗽。
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在做大池子里洗澡的噩梦,在极深的热水池中,人多、水热、雾气蒸腾,大家拥挤着,自己掉进了水池,沉底、呛水、扑腾……,惊醒。
记得有部电影就叫洗澡,以老北京澡堂记忆展开,情节感人。电影通过一间澡堂,以小见大,间接反映城市的变迁。洗澡也是一种文化,也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电影以澡堂为线索展示了邻里百态,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质朴而真实,折射出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