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集中写了很多新闻稿,现将一些体会到的要点记录下来,后续待时机成熟时再充实完整后发表,希望可以作为新手、外行进行新闻稿写作的参考。
受众
文章本质是一种思想的载体,用于向受众传播思想。因此,写作前需先搞清楚文章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决定了不同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如果受众是一般民众,那么在内容上应力求简单易懂,避免过于专业的用词,逻辑上也避免过于繁琐,尽量简单明了。表现形式上用轻松活波的形式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专业人士,文章的基调是建立在读者已经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需要用行话来表达,观点和形式上要突出专业性,不做简单问题的科普。
视角
文章的视角,也就是传播时用什么样的口吻和立场。以最常用的第三方视角为例,要把自己事件本身当中抽离出来,用一种冷静、客观的逻辑和用词去表达,这贯穿在整个文章的写作全过程当中,包括标题、逻辑、具体表达等等。并不是简单的把人称的替换,而是整个切入的方式,思考的角度都应从根本上做到客观中立。
逻辑
在确定了受众和视角之后,就进入非常重要的确定逻辑阶段。包括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以及这个主题之下如何去阐述,用怎么样的逻辑去支撑观点,每一个观点之下又有哪些小点支撑,这些都是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考虑。严密的逻辑好比人的骨架,决定了这篇文章的魂,好的逻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功,反之,如果逻辑混乱,就算再美的辞藻也不能撑起一片好文。
精炼
基于已确定的逻辑,需要首先用精炼的语言把整个文章构建出雏型来,这里的精炼是指对于每一个点,都要完整精确的表达出来,不拖泥带水。做到每一句话都不是废话,都是为了表达某个观点而存在。这个阶段可以不用去过多关注行文中的细节,力求精简和准确。
例证
在有了雏形之后,对于非纯评论型文章,下一步就要对具体观点进行支撑,也就是引入例证。可以包括权威媒体的报道,专家的观点,统计的数据等等。例证对于文章的客观中立非常重要,没有例证的报道会显得空洞无物,可信度不高,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具体引用的时候,要做到精准、全面、适度。精准指的是,例证要能和观点准确呼应,不能出现例证支撑观点分散,不能有效说明问题的情况。全面是指对于可能存在怀疑的观点,均要有例证覆盖,要完整。适度是要求在引用具体某个例证时要把握好尺度,在用词和篇幅上不能用力过猛,使得文章失去平衡。
表达
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需要在表达上进行斟酌和修正。标题如何表达才能做到既准确又新颖,行文中措辞上如何能做到深度和流畅。都是这个阶段需要完成的,这时候要求从全局考虑,从具体的小点中抽出来,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和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