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听师父讲了一段印祖文抄的片段感受深刻,师父让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让自己能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写下师父所讲的分享给有缘的朋友们,期待有一天像我一样幸运聆听师父的教诲,师父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佛教八大宗派以及净土宗的历代祖师,今天学习的就是印光法师文钞的一个很小的片段,如此一小段就能体会到佛教的博大精深。
无论在家出家,
1、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2、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3、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4、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
5、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
6、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矜自夸。
7、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8、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出家的,必须上敬下和,上敬指父母、老师、领导、师父、年长的人、国家等等,每个人的生活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很多人会抱怨国家不好,父母没有给我们买房子,没有给我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单位领导太苛刻等等,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抱怨之中,你的生活就会感觉越来越苦,就如人间地狱。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我们的国家没有战乱之苦,宽阔的马路、环境优美的公园,我们每个人给国家做出的贡献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其实是国家在滋养着我们。
师父讲了一故事:有个人父亲过生日就向郑板桥求一副字送给父亲,郑板桥提笔写下了“待父如子”送给了他,生活中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对父母很孝顺,但和我们对孩子的耐心来说我们还差的很远……
对领导、对行业的敬重,老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代每个行业都有鼻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会供奉祖先,对师父也是敬重有加,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然而新时代的人们在忙碌中遗忘了这些,经常是干着手里工作嘴里却总在诉说工作带来的苦难,背后骂领导的人也大有人在,只要你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你就会知道,有一部分人他们从不抱怨,不在背后说三道四,这些人要比每天都抱怨的人生活水平、生活状态要好的多,你的能量就在这说三道四中流失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相互滋养的,我们这一趟人生的旅途,是为了美好生活而来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评判别人是非上面,你完全有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可以是孩子、弟弟妹妹、下级等,和的词语有很多和睦、和平、和谐、平和、和气等等,看上去普通的词语,现实中能做到的人都是很辛福的人,往往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中我们常常忘记了界线,国家与国家有界线,家庭与家庭的界线,人与人之间的界线,我们常常在亲情中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你跨越了界线就是剥夺了他人的能量,比如孩子,很多80、90后因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父母给予孩子的照顾就特别多,父母给孩子买房子、车子,替孩子还房贷,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工作千万不要太辛苦,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孩子丧失了很多自身的本能,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一个温室里的花朵怎么经历风雨,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包括兄弟姐妹之间的界限都应该把握好,不可以爱的名义去干涉别人的工作和生活,多一些鼓励给他们,生活会更和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能否度过难关很多时候比的是耐力,心量大的人海阔天空,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什么对自己更为重要。师父说到了一个词语叫“巨婴”,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只要他做事不成熟,总是生活在混乱之中,就可以被称为心灵上的“巨婴”,他的心理年龄在3-8岁。师父说一个没有开悟的人生活总是充满了痛苦,你能容忍别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就能收获完全不同的人生。
师父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通俗易懂,让人听了受益匪浅,我写了很久才断断续续的写了很少一点心得体会,感恩师父的教诲,愿更多的有缘人得闻佛法,让我们的人生不再迷茫,感恩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