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我曾经到北大蹭过薛兆丰老师的课。那时候他还没上奇葩说,但在圈内也算是个网红老师了,大概两百个座位的阶梯教室里愣是挤了得有三四百人。那些多出来的人大都是我这样慕名来蹭课的,都来得很早,反倒让很多真正修这门课的同学们没有了座位,只能坐在过道或站在后面了……
(啊~薛老师温柔儒雅的气质和洋气的广普真的超有魅力)
第一节课的第一张PPT就是上面的这张图:
“免责声明:本课程概不负责你由于世界观的转变而在友情、亲情、择业及个人形象上蒙受的损失。”
薛老师一本正经地宣布完这条免责声明,教室内自然是哄堂大笑。不过,但凡学过些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就能明白这句话不算是夸夸其谈。
我们听过了太多的商业之“恶”:铺天盖地的广告、过度商业化的景区、层出不穷的收费服务、一夜爆富的低俗网红……在传统的观念中,商人唯利是图,资本则无底线地追逐热点、制造泡沫。而这些,恰恰是经济学理论中一个基本假设的最佳演绎——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会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这是许多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出发点,因为离开了理性经济人假设,我们将无法研究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甚至连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因而“自利”、“逐利”等词语在这里,不再充满贬义。
经济学中还有些令不了解的人大为恼火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国难财无罪论”。这个理论认为“发国难财”恰恰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战争时期,一瓶1元的矿泉水极有可能由于需求激增、生产骤减而被逐利的商人提价至100元,而此时愿意出100元买下这瓶矿泉水的人,一定是真正需要这瓶水、因而愿意为它付出大价钱的人。
“自由”是许多经济学流派所极力倡导的。贸易自由、金融自由、市场自由……总之政府什么都不要做就对了,一切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的政策都是在画蛇添足,降低大家的生活质量。
比如很多经济学家倡导的贸易自由,其出发点是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尽相同,因而擅长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因此,一个国家去全面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是不明智的,最优选择是仅生产自己国家“天然擅长”生产的那些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补不足、换有余。
类似于这样的理论还有很多,初学时令人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新鲜感,但同时又会觉得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我上学的那几年就常常纠结在一种价值观的分裂中:时而觉得经济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可以与秉持了十几年的“陈腐观念”划清界限;时而又觉得不该为了理论模型中的“收益最大化”而放弃一些道德上的坚守。但那时候比较懒,懒得动脑筋细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现在好像想明白了一点:
“理性经济人”在普适的道德观念中,恰恰是最不理性的一群人。他们没有自己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与坚守,能嗅到的只有“获利”的气味。我不否认商人对于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但相较之下,那些在逐利场中浴血拼杀的流量与资本们似乎更善于催化泡沫的膨胀。
此外,一个人的“获得感”仅用金钱来衡量的话,似乎太狭隘了。设想你帮隔壁十岁的小姑娘把一个重重的箱子搬上了楼,她甜甜地对你说了四五遍“谢谢您”,你的心中是不是会充满了一种喜悦与充实?此时在金钱层面,你所获得的是0。假如这个小姑娘给了你5元钱作为答谢,5自然大于0,但这个事情立马变味儿了。此时你不再是“乐于助人”,而是“提供劳动力”。这时我们自然会考虑5元值不值,以及自己为这5元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本可以做的其他事情。
“获利”当然重要,但不是生而为人唯一重要的事。
对于“国难财无罪论”,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想到:首先,穷人眼中100元的价值与富人眼中100元的价值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其次,什么才算“真正需要”?那些想趁此机会购入大量矿泉水坐等升值的、对牟利极度渴望的投机者,对这瓶水算“真正需要”吗?此外,市场中的众多参与者,在发现矿泉水市场的暴利后多少想要分一杯羹,此时难免有黑心商人或本身生产条件不达标的厂商选择以次充好——消费者高价买来的矿泉水,可能还不如自家自来水管中的水干净。
因而,这个理论虽然“有趣”,但仿佛是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理想世界”中自说自话呢。
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自由贸易主义的农耕文明印记似乎太重了些。在农业生产占国家GDP比重较高的时代,因地制宜地选择作物很重要,单一国家实现农业生产“大满贯”似乎不现实——热带地区不适宜小麦、土豆生长,高纬度地区棉花、甘蔗种不出来,想要吃到这些异国的新鲜玩意儿,与其花时间、冒风险去研究怎样引进物种,倒不如好好耕种本地作物,丰收后与别的国家做做贸易、打打牙祭。
但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现代社会,农业对GDP贡献的比重逐年下降,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气候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愈发降低,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军工、交通、医疗、教育等产业,与一国“自然资源禀赋”更是关联甚小。
退一万步讲,抛开所谓的适合与否,我们的星球与“地球村”的美好设想之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因而重要产业、核心技术的独立自主,是国家安全、外交话语权的底气所在。一个社畜尚且希望通过掌握更多技能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遑论希望一个国家将某些产业的发展全盘寄托于“贸易”了。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批判这门学科,因为任何学科都存在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都存在着相对的局限性。而且很多理论都在根据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以求更好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无论如何,“独立思考”才是学习的第一步。
我一直都很感谢经济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文科生,我一直都有着一种“愤青”的情绪:“这个世界糟透了”、“人性不可拯救”、“怎么可以这样??!”这种感性的“世界该如何”是一种常见的文科生思维。而经济学中存在着一套规范的量化分析手段,加之其对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的正视,让我明白这个世界自有它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因为你的几句抱怨而改弦更张;而且很多行外人看起来“简单至极”之事,其背后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正如那位马姓前辈告诉我们的,我们先要认识客观规律,然后才能利用客观规律来改造世界。
最后说点好玩的吧~经济学中的逻辑链条很有意思,能给人一种破案般的乐趣。
比如,如果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我们可以预见到: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下降→投资支出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提高→经济扩张;如果加大对商品征税,则会引发:生产厂商利润降低→为保证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需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相同产品→税收转嫁给消费者。
类似于这样的逻辑链条,只要给出一个开头,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推出后面的几步来。虽然在理论环境中,一些推导过于理想化,但是很多底层的逻辑能够帮助我们极好地认识这个世界,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比如火车的站票为什么和二等座票价格相同,比如为什么做决定时不该考虑过去的投入,以及最近的丰巢收费事件背后可能是哪种小算盘……
最后的最后,我爱经济学,但是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不爱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