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https明白了许多
http://www.cnblogs.com/zhuqil/archive/2012/07/23/2604572.html
HTTPS能够加密信息,以免敏感信息被第三方获取。所以很多银行网站或电子邮箱等等安全级别较高的服务都会采用HTTPS协议。
HTTPS简介
HTTPS其实是有两部分组成:HTTP + SSL / TLS,也就是在HTTP上又加了一层处理加密信息的模块。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信息传输都会通过TLS进行加密,所以传输的数据都是加密后的数据。具体是如何进行加密,解密,验证的,且看下图。
1. 客户端发起HTTPS请求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用户在浏览器里输入一个https网址,然后连接到server的443端口。
2. 服务端的配置
采用HTTPS协议的服务器必须要有一套数字证书,可自己制作,也可向组织申请。区别就是自己颁发的证书需要客户端验证通过,才可以继续访问,而使用受信任的公司申请的证书则不会弹出提示页面(startssl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有1年的免费服务)。这套证书其实就是一对公钥和私钥。如果对公钥和私钥不太理解,可以想象成一把钥匙和一个锁头,只是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把钥匙,你可以把锁头给别人,别人可以用这个锁把重要的东西锁起来,然后发给你,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把钥匙,所以只有你才能看到被这把锁锁起来的东西。
3. 传送证书
这个证书其实就是公钥,只是包含了很多信息,如证书的颁发机构,过期时间等等。
4. 客户端解析证书
这部分工作是有客户端的TLS来完成的,首先会验证公钥是否有效,比如颁发机构,过期时间等等,如果发现异常,则会弹出一个警告框,提示证书存在问题。如果证书没有问题,那么就生成一个随即值。然后用证书对该随机值进行加密。就好像上面说的,把随机值用锁头锁起来,这样除非有钥匙,不然看不到被锁住的内容。
5. 传送加密信息
这部分传送的是用证书加密后的随机值,目的就是让服务端得到这个随机值,以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就可以通过这个随机值来进行加密解密了
6. 服务端解密信息
服务端用私钥解密后,得到了客户端传过来的随机值(私钥),然后把内容通过该值进行对称加密。所谓对称加密就是,将信息和私钥通过某种算法混合在一起,这样除非知道私钥,不然无法获取内容,而正好客户端和服务端都知道这个私钥,所以只要加密算法够彪悍,私钥够复杂,数据就够安全。
7. 传输加密后的信息
这部分信息是服务段用私钥加密后的信息,可以在客户端被还原
8. 客户端解密信息
客户端用之前生成的私钥解密服务端传过来的信息,就获取了解密后的内容。整个过程即使第三方监听到了数据也束手无策。。。
#######################################
#######################################
#######################################
#######################################
#######################################
- client向server发送请求https://baidu.com,然后连接到server的443端口,发送的信息主要是随机值1和客户端支持的加密算法。
- server接收到信息之后给予client响应握手信息,包括随机值2和匹配好的协商加密算法,这个加密算法一定是client发送给server加密算法的子集。
- 随即server给client发送第二个响应报文是数字证书。服务端必须要有一套数字证书,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向组织申请。区别就是自己颁发的证书需要客户端验证通过,才可以继续访问,而使用受信任的公司申请的证书则不会弹出提示页面,这套证书其实就是一对公钥和私钥。传送证书,这个证书其实就是公钥,只是包含了很多信息,如证书的颁发机构,过期时间、服务端的公钥,第三方证书认证机构(CA)的签名,服务端的域名信息等内容。
- 客户端解析证书,这部分工作是由客户端的TLS来完成的,首先会验证公钥是否有效,比如颁发机构,过期时间等等,如果发现异常,则会弹出一个警告框,提示证书存在问题。如果证书没有问题,那么就生成一个随即值(预主秘钥)。
- 客户端认证证书通过之后,接下来是通过随机值1、随机值2和预主秘钥组装会话秘钥。然后通过证书的公钥加密会话秘钥。
- 传送加密信息,这部分传送的是用证书加密后的会话秘钥,目的就是让服务端使用秘钥解密得到随机值1、随机值2和预主秘钥。
- 服务端解密得到随机值1、随机值2和预主秘钥,然后组装会话秘钥,跟客户端会话秘钥相同。
- 客户端通过会话秘钥加密一条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主要验证服务端是否正常接受客户端加密的消息。
- 同样服务端也会通过会话秘钥加密一条消息回传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能够正常接受的话表明SSL层连接建立完成了。
问题:
1.怎么保证保证服务器给客户端下发的公钥是真正的公钥,而不是中间人伪造的公钥呢?
2.证书如何安全传输,被掉包了怎么办?
数字证书内容
包括了加密后服务器的公钥、权威机构的信息、服务器域名,还有经过CA私钥签名之后的证书内容(经过先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证书数字摘要,然后用权威机构私钥加密数字摘要得到数字签名),签名计算方法以及证书对应的域名。
验证证书安全性过程
当客户端收到这个证书之后,使用本地配置的权威机构的公钥对证书进行解密得到服务端的公钥和证书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经过CA公钥解密得到证书信息摘要。
然后证书签名的方法计算一下当前证书的信息摘要,与收到的信息摘要作对比,如果一样,表示证书一定是服务器下发的,没有被中间人篡改过。因为中间人虽然有权威机构的公钥,能够解析证书内容并篡改,但是篡改完成之后中间人需要将证书重新加密,但是中间人没有权威机构的私钥,无法加密,强行加密只会导致客户端无法解密,如果中间人强行乱修改证书,就会导致证书内容和证书签名不匹配。
那第三方攻击者能否让自己的证书显示出来的信息也是服务端呢?(伪装服务端一样的配置)显然这个是不行的,因为当第三方攻击者去CA那边寻求认证的时候CA会要求其提供例如域名的whois信息、域名管理邮箱等证明你是服务端域名的拥有者,而第三方攻击者是无法提供这些信息所以他就是无法骗CA他拥有属于服务端的域名。
运用与总结
安全性考虑:
HTTPS协议的加密范围也比较有限,在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服务器劫持等方面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SSL证书的信用链体系并不安全,特别是在某些国家可以控制CA根证书的情况下,中间人攻击一样可行
中间人攻击(MITM攻击)是指,黑客拦截并篡改网络中的通信数据。又分为被动MITM和主动MITM,被动MITM只窃取通信数据而不修改,而主动MITM不但能窃取数据,还会篡改通信数据。最常见的中间人攻击常常发生在公共wifi或者公共路由上。
成本考虑:
SSL证书需要购买申请,功能越强大的证书费用越高
SSL证书通常需要绑定IP,不能在同一IP上绑定多个域名,IPv4资源不可能支撑这个消耗(SSL有扩展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比较麻烦,而且要求浏览器、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XP就不支持这个扩展,考虑到XP的装机量,这个特性几乎没用)。
根据ACM CoNEXT数据显示,使用HTTPS协议会使页面的加载时间延长近50%,增加10%到20%的耗电。
HTTPS连接缓存不如HTTP高效,流量成本高。
HTTPS连接服务器端资源占用高很多,支持访客多的网站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
HTTPS协议握手阶段比较费时,对网站的响应速度有影响,影响用户体验。比较好的方式是采用分而治之,类似12306网站的主页使用HTTP协议,有关于用户信息等方面使用HTTPS。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会飞的狗~」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iaoming100001/article/details/8110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