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左传》,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才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辨能力。
桓公十三年,楚国大将屈瑕,准备向北进攻弱小的罗国。出征前,斗伯比为他打点行装,祝福说:“将军此行,定能成功。只是——走路时抬得高高的脚步,昭示着你的心神不定啊。”屈瑕听了,默然无语。
战事结束,屈瑕得胜归来,对斗伯比的高见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求见楚武王,建议增兵以备不时之需。武王却置若罔闻:“哼,斗伯比这家伙,净说些大家听不懂的话。我们楚国兵强马壮,怕什么?”
武王又把这事儿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何等聪明:“夫君啊,大官们说的,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他们是以君王安抚百姓用信,训诲百官以德,对莫敖用刑这三点来劝谏君王的。莫敖在蒲骚之役中建了战功,现在可是自信心爆棚,瞧不起罗国哟。您如果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可就不设防备了。大官们这是想让您用德训诲百官,用刑监督莫敖,用信安抚百姓呀。您要是还不明白,岂不是说您已经自满自足、不需要这些了吗?其实呀,您岂是不知道楚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呢?”
武王一听,赶紧派人去追屈瑕,可惜没追上。
屈瑕到了军中,下令:“敢进谏的人杀无赦!”军队一到鄢水岸边,就乱成了一团,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乱七八糟地渡过了鄢水。渡过鄢水之后呢,军队也不整顿秩序了,也不设防备了。等到他们到了罗国呢,罗国和卢戎两军一夹击,楚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屈瑕一看这架势呢,心想这下可完蛋了,只好在荒谷上吊自杀了。其他将士们一看老大都自杀了,自己也没啥好说的了,就乖乖地被囚禁在冶父等待受刑。楚武王这时候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就说:“这都是我的错啊。”然后把那些将士们都赦免了。
再说这宋国呀,跟郑国闹矛盾了,宋国就向郑国要求赔偿财物。郑国看了后觉得这宋国也太过分了呀,就决定用纪、鲁两国的土地以及齐国、宋国、卫国、燕国的军队去讨伐宋国。最后呢这战争啊就是你来我往的过家家游戏最后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桓公十四年春,鲁国与曹国相会,曹国献上粮食,礼数周全。夏日炎炎,郑国的子人前来寻求旧日的盟约,顺便也重温了在曹国的相会。
秋天的八月壬申日,鲁国的御廪居然起火了。乙亥日那天,鲁庄公向周襄王献上了祭祀用的谷物,这可是史官们如实记录下来的哟。
冬天的时候,宋国人带着诸侯联军来攻打郑国,这是为了报复宋国的战争哦。他们把郑国的渠门烧得一塌糊涂,一路杀进大逵。还跑到郑国的东郊砍砍杀杀,取走了牛首。最后呢,他们还把郑国大宫的椽子带回了国,居然还拿这些椽子去修卢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