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要像魏书生
今天的中小学老师没有不忙的,也没有不累的。忙和累是今天老师们的基本生活基调。我一直在思考今天的老师为什么会忙?为什么会累?这除了社会巨变带来的节奏加快,任务增加外,主要问题出在教师身上。学历高了思想少了,任务多了办法少了,要求高了形式多了是忙和累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普遍学历很高,最低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也不少见,但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法从事教学,从事班级管理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老师还是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方式面对信息化时代全变了的学生。而且这些方法还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看看她的课堂,看看她的班级,看看她的工作态度,都是被动的,都是打工者,与现实中学生情况完全不匹配,不思考新问题,没有新思路,不寻找新办法,发出的指令与学生实际差好几个频道,不是一个频率,形不成共振。
今天的教育如果走不进学生心里去就是对牛弹琴。今天的老师教学也好,管理班级也好,不研究学生就不可能有效。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结果才会正确;如果用错误的方法要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结果一定是不会正确的。许多老师在用错误的方法做事,自己还浑然不知,总想把学生“管住”,把知识“灌”进头脑里去,这怎么可能?常言说,喇叭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必须找“道”,用“术”,循“势”,把握规律,注满油箱,给以内驱力。让老师的思想走进学生心里去,让老师的魅力散发出香味来,让学生真“信”,让学生真“服”。老师要当“纵火犯”,把学生内心的“欲望”点燃,让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那把“火炬”。这时精神在引领,思想在放光,不再纠缠那些琐事、烂事、无用的事,就不累了,就不忙了。即便是忙也不会太累。
有老师可能会不服气,这不是在讲神话故事吗?谁能做到?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说能,而且有人不但做到而且还成名了。这个人就是魏书生,我对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认为当老师就应该像他那样,他是校长、两个班班主任、两个班语文课,他忙不?累不?他一堂课一个字不讲,他外出讲座几十天,不让任何人管班,不让任何人替他上课,班一点也不乱,学习一点也不落,倒一的班也能考顺一,能让学生做到时时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这不就是今天老师的追求吗?
今天评价一堂课,评价一位老师好不好,不看她课上讲得好不好,班跟得紧不紧,而是看学生学习真正发生了没有,看学生会不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其他教育家是把脉的,魏书生是开药方的;其他教育家多是讲“主义”的,魏书生是给实践方法的,因而魏书生的办法“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有老师会又不服气,全国不就一个魏书生嘛,有本事在现实中举出几个例子来?别急,还真有。在我们的合作学习研究团队里还真有几位取到“真经”的,虽然他们还做不到像魏老师一个字也不讲,但她的课讲得很少,听着很舒服。她能成功点燃学生热情,成为“纵火犯”。有一位老师她班里全部学生加入了每天自愿打卡写作团队,比赛看谁写得多,写得好;评讲习作成了学生们的期待;十几个人在写长篇小说;每天都要做自我评价。另一位老师“老谋深算”,运动会故意躲在办公室里,学生在运动场上有序组织比赛,成绩一项比一项好。还有一位讲课像散步,很悠闲。他们没有一个被安全吓倒的,她知道怎么“纵火”,怎么给学生一把精神火炬,懂得如何让自己“懒”得什么都不做,让学生什么都会做。这不就是魏书生式的好老师吗?他们告诉我:她现在有时间锻炼了,有时间看书了,不会白白浪费时间了,还是那么忙,但不那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