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很长,面临的选择很多。我们要“择一事而终一生”,还是事事皆涉猎好呢?
本周来辩话题:“人要不要择一事而终一生”?
正方
Jason——择一事终一生,世间方有匠人
人该不该择一事终一生?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要有,一定要有!
时代在前进,机会看着很多,其实大多数是没有,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浮躁了,浮躁得忘记了“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的俗语。因为机会只垂青那些一直时刻在准备的人,只有扎根许久,才能厚积薄发,才有可能成为某一层面的栋梁之才。
现在太多人不缺乏智慧和资源,只是因为选择太多,最终所有的路都走一遍,结果最终目的地始终在远方,只是碌碌无为一生。反观身边的匠人,无一例外的平凡中坚守,画画的一直画,画二十年;做木雕的一直雕,刻四十年;书法的一直写,练六十年。无论如何,时间和汗水是不会骗人的,他们付出时间之后就收获了越来越精进的技巧,最后也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最终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天赋有多高,是因为他们始终“择一事而终老”的坚持,所以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匠人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择一事终一生,世间方有匠人。
Jay——成年人的世界里无法面面俱到
精准选择并从一而终,远比盲目试水更加重要。换句话来说,择一事,是一种专注,而择一事终一生,则是对这种专注的坚持。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讲求效率,提倡事半功倍,专注一件事,能使我们更心无旁骛地往一个方向投入,达到保质增效的作用。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可无法面面俱到啊。
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完成一件事必然要付出很多,况且,在吹毛求疵的现代社会,“做完”和“做好”完全是两个概念,时代逼迫着我们事无巨细地做到最好,那我们又何不乐于专注并精通一个领域,择一事且从之一生,成为此领域的佼佼者呢?
杂家涉猎,略知一二早已不再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像一句话说的:最大的成功不外于把平凡的事情做伟大,把简单的事情做极致。因此,做事不必多,把事做好,做久才是王道。
反方
Jamie
世界如此多彩,凭什么我就只能选择一种精彩?择一事终一身固然也没错,信仰和热爱足够让一个人活得有意义,但贪心的我,想要人生的无限可能。
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除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更有无限才艺,你无法猜测在他身上还能挖掘出多少技能,活脱脱把一个人活成了一支精英团队。没有终一事,但仍然能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追求新鲜事物,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追逐,这种力量往往能让身边的人受到感染。
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年轻的生命只想逃脱。不是我们不专心,只是我们涉猎广泛。做一件事累了、腻了,那就换个口味,继续上。人生本来就有无限选择嘛,世界也在不断运转,谁能保证同一件事在未来仍然有价值呢?
用一辈子时间,演绎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了更多世界。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总是需要我们主动折腾,才会带来更多意外惊喜和收获。
毕竟生活不易,多才多艺啊!
Ada——人生不存在“择一事终一生”
“择一事终一生”是我爸妈那时的价值观了。看到这句话,我仿佛回到了被我爸唠叨的支配中...他总说,“找工作千万要找个一劳永逸的,千万不能去私企啊!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总没错的!”怎么样,我也赞同我爸眼中的铁饭碗职业,但是人各有志,更何况在现在这个年代,择一事终一生总有一种乌托邦式的虚无感。
虽然我没做问卷调查,但毫无疑问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转行有时候也被看作是勇气的象征,别说择一事终一生,新的一代恨不得在同一个阶段做各样的职业。这也就是斜杠青年盛行的原因。年轻的人生本该有无限种可能,为何非要战战兢兢地选择一个终身事业来困住自己呢?这显然是不太明智的选择。
此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代在变化,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得靠近风口。十几年前的制造业和技术工人非常吃香,而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风头正劲。要想往高处走,不断丰富提升自己,必须去资源最好的地方,这个时候择一事终一生显然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一种阻力。
- END -
■ 编辑排版|Jay,我想好好养老。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