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读书会,持续行动1000天!
我们要用爱和行动来帮助100个人清晰目标,一起种种子。
写作框架:觉察日记 知识卡片 读书践行 每天至少提供一个价值!
「爱就是看见,回应就是爱」「越分享越富足」
2021-11-29 北京 天气冷 据说下了小雪
清晨三件功课:冥想 抄经 跑步了开心
一 非暴力沟通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惩罚不符合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也不属于爱的语言。
心理学的定义:惩罚用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行为发生后,发生的变化都会降低未来再次发生该行为的可能性。 虽然积极和消极的强化措施被用来增加行为,但惩罚的重点是减少或消除不需要的行为。
大白话:如果你上班迟到了,就意味着你可能扣除金钱2000以及福气减30,类似这种惩罚估计会让很多小伙伴不敢轻易迟到,有钱又不缺福气的除外。
惩罚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通常会有惩罚和奖励的制度,但是惩罚不一定会work,为什么呢?
- 假设你不喜欢ta的行为,那你希望他怎么做?
- 你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出你希望他能够做的/正确的行为?
书中举例运用NVC重建校园秩序,核心的方法是:尊重每个人选择的自由。
学生去做某件事是出于集体讨论然后自己作出的决定和选择,而不是服从校长的命令。
我们彼此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二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是什么?
--防卫的强制力,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别人。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不成熟的表现:
- 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 意识不到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 限制性信念,以为自己有权利这么做,他们「罪有应得」
- 产生幻觉,听到某种声音
我们试图运用惩罚机制,来让对方在痛苦中:
1)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感到懊悔
3)改变行为
我们误以为通过惩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和意识,惩罚或多或少会给双方的情绪带来伤害。帮助他人获得成功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NVC:观察事实—表达真实感受— 体会彼此需要—提出请求。
指责或否定他人是常见的惩罚,通常被忽视。指责或否定,意味着带有评判,所有带有评判的表达都不是NVC。
解决办法是:臣服实验。
别人做或不做,事件就在那里,等待着发生。
来或者不来,心都笃定。
NVC带着爱去表达,让彼此安心。
举例:
“看起来,你很生气,因为你希望得到尊重。”
“我很伤心,因为我希望我们既能得到尊重,又不冲突树敌,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探讨,是否有其他方式使得我们得到尊重?”
当你学会爱,意味着你开始变得成熟。
成熟的标志:爱自己以及时时觉察自己是否运用了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