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46-专注力

10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阴

10月10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46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专注力”。

前几天,有朋友和我抱怨,说:“工作之后,觉得专注实在是太难了。经常写一会儿报告就想去刷网页、回微信。很影响效率,怎么办呢?”无独有偶,后台也经常收到类似的私信,例如抱怨自己“上课到一半总是忍不住想掏出手机,一节课上完也没有学到多少”、或是“买来新书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扔到一边睡觉”。

上面的情况都是人们分心的表现,在分心时,人们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还得在事后痛苦地提高效率、弥补分心造成的进度延误。如果你也有“无法专注”的问题,那么今天的音频内容适合你。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专注能力?我们该如何保持专注?

什么是专注?专注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能持续地、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信息上的行为。或者简单地说,“专注就是一种注意力偏差”。

当不同的外部信息(工作、景色、他人的脸等等)与内部信息(你的思考、情绪等等)同时摆在你面前时,专注的人能有偏差地筛选并持续关注部分信息,同时,排除其他信息干扰。

想要把控自己的生活,你需要培养专注力。在生活中,你每天都会遭遇到大量的信息。专注能力越强,你就越能主动地选择去完成对你而言重要的事;相反,专注力越弱、越容易分心,你的时间和精力越有可能被不重要的信息占据,以至于浪费你的生命。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自主选择与把控生活的内容,你就需要学会如何排除其他信息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上。

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专注能力?

专注如此重要,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到专注,而另一些人就时常分心呢?事实上,我们自身个体的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因素,都将影响到我们的专注能力。

1. 缺乏内在动机会让你无法专注

如果你缺乏完成任务的动机,你自然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发地去做更吸引你的事。因为在主观上,你就不愿意把注意力分配给这件事。而一旦内在动机提升,你会主动地逼迫自己专心完成任务。

比如,平时面对数学书,你一个字都看不进,你也不急着去弄懂它;然而临近考试时,出于考一个好成绩的动机,你可能一整晚都能坐在桌前看数学。所以如果在完成任务时你感到无法专注,你可以寻找或者创造一个内在动机,例如告诉自己:做完任务就给自己奖励。

2. 你的人格特质可能会让你更容易分心

你会容易分心,也许和你的人格特质有关。有某些特质的人,会更容易分心。那么,哪些人格特质比较容易分心呢?

a. 神经质者很难专注

研究发现,神经质水平高的人,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放在任务上。神经质特质与人们的情绪稳定性有关,神经质水平越高,你的情绪就也不稳定、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且,高神经质者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更敏感。

于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高神经质者总是会被自己的情绪打扰,一旦情绪有细微的变化(比如任务太难而开始焦躁),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优先分配给自己的情绪。比如,他们会开始反复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不是不好?我不想要有这种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和情绪缠斗起来。

b. 外向者更难以专注

比起内向者,外向水平高的人唤起水平更低,他们喜欢寻求更多的外界刺激。同样一份工作,对内向者而言,已经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奋,让他们专注于解决任务上;而外向者却感到无聊,过一会儿就要寻找其他的事物(比如玩游戏、聊天)来让自己保持兴奋,容易分心。(总是抱怨自己内向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优势了吧)

3. 是否能专注,也和你的童年有关

a. 小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你的专注能力

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人们长大后的专心能力。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训练他们遵守纪律(比如,规定你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那么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更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这是因为,专注能力也需要反复锻炼。试着把大脑看作肌肉,肌肉越使用、就越有力量;同理,越是经过相关的训练,越能提升大脑的自我调节与对记忆力的控制能力。

然而,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严苛,反而会降低人们的专注能力。这是因为,一旦父母总是用完美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些孩子就会陷入“对完美的焦虑”——他们会养成总是追求完美的习惯,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时常担忧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可能被父母/老师/上司批评,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给自己挑刺、以及对成果的担忧上,反而没办法专心地完成任务。

b. 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无法专注

除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也会影响到专注能力。如果你成长在相对贫穷的环境,或是小时候你的父母总是忽视你的需求,那么长大后,你更难保持专注。因为在匮乏的环境中,孩子会养成“即时满足”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久而久之,长大后的人们在面对诱惑时,他们的注意力很难继续集中在重要的工作上,而是会忍不住将注意力转向诱惑自己的事物,催促自己去实现自我满足。

此外,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容易在长大后产生注意力问题。这些孩子可能对外界环境过于敏感,外界突然的声音、图像变动就会让他们分心。比如后台有粉丝曾提到,复习过程中Ta的室友不小心笔帽落在地上,Ta就差点惊恐地跳起来。这是由于他们从小在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大脑始终在搜寻和提防潜在的“危险”,一旦环境突发变化,他们的注意力会被自动从任务上拉开,转而去搜寻“危险”的来源、准备逃跑。

2. 外部因素

a. 信息时代的产品,让我们更容易分心

面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人们越来越容易分心。因为这些产品的设计目的,就是要抢夺我们的注意力。商家明白:越是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越是能获得利益。于是,产品们被设计得越来越吸引人的注意。

另一方面,在使用信息时代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被产品“驯服”,变得越来越失去耐心。获得新信息,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而电子产品将获得新信息的时间、精力成本降得很低:只要在屏幕上戳戳点点,就迅速可以跳转到各个有趣的界面。于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越发沉迷于产品带来的即刻满足感。然而,现实中许多重要的工作,是很难立刻出成果的,无法迅速得到满足的人们,很快就会感到焦躁,转而寻求产品带来的刺激去了。

b. 任务形式影响人的专注:越是笼统的任务要求,越容易让人分心

如果一份工作的目标越是明确、充满细节,人们越是能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细节化的目标,给大脑明确的“靶子”,让人知道应该往哪些方面集中注意力。相反 ,目标越是设定得模糊,越是容易分心

而那些追求创意的岗位,越容易出现模糊的任务目标。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很少得到的是详细的指派:“你用ABCD四种方法去完成这个。”相反,他们得到更多是抽象而模糊的指示:“设计一个新项目、提供一个新思路”。而为了提高注意力,工作者们需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找到切入口、细化工作目标”的能力。

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我的专注能力?

虽然有许多因素会让我们分心,但通过一些方法,我们还是能提升自己的专注能力。研究注意力的Jean-Philippe Lachaux博士与Lucy Jo Palladino博士,就给出了几种让你在工作时提高专注能力的方法。

1. 创造一个让你不分心的环境

首先,尽可能地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对你工作的干扰。关闭社交网络的“通知”、不要一直开着邮箱接收页面。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想要玩手机,那就去买一个只有基本通讯功能的手机,作为工作专用的通讯工具。玩乐的手机就放在家中。即使你对自己平时的自控能力有信心,但当你很疲惫的时候,是很难抵抗诱惑的干扰的。

同时,培养井井有条的工作习惯。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你尽可能自动化地、无意识地自完成琐碎的事情:找桌上的资料、口渴了找水杯等等。如果你有固定的位置放置物品,当你需要它们时,你就不必分心去思考它们的位置了。这样能尽可能保证你专心于重要的工作。

2. 细化你的任务

Lachaux博士(2015)建议,把你要做的事情细化为一系列“按照时间与情境组织起来的行动”。“事情”是很模糊的:我要写作、我要采购,它们只会给你营造出一种“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的焦虑感;相反,你需要在计划一天的工作时,写下“具体的行为”与他们对应的“时间与情境”,例如,把“写报告”写成“9:00~11:00,在办公室电脑前,把关于项目的想法写下来”;把“采购”写成“19:00,在超市里购买食物”。

这样做一方面能细化你的目标,让大脑知道该“正确地注意什么”,而不是漫无目标地投注注意力。另一方面,详细的地点也能帮大脑形成“地点-行为”关联,到了特定的场景、才会唤起特定的行为。尽可能地避免你在办公室里想着采购、在超市里想着写报告。

3. 尽量每次做一件事情

尽可能地不要同时做好几项任务,人们总是以为多线程任务时,自己可以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而实际上,在任务之间不停地切换,反而会让人更容易分心、降低效率且容易出错。

而如果你不得不多线程地处理任务,那么良好的时间管理很重要。尽量规划好每个任务需要的时间,比如,如果你一边在写报告,一边在等待老板给你打电话,那么等待的焦急会让你分心。合适的做法是,先给自己设定好闹钟,明白在距离给老板打电话还有五分钟时,会有闹钟提醒你,而在那之前,你就能安心地做手头的工作。

那么,如果你不确定完成任务确切的时间怎么办?这时,你需要减少你的注意力切换成本。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并不清楚什么时候老板会打电话来。那么你需要细化你正在做的任务,比如把写报告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项“我先写个开头,然后写第一段……”。方便你的大脑清晰地定位任务的进度。等你中途被老板打扰后,你也可以迅速地认识到自己该回到哪个步骤,有助于你迅速地拉回注意力。

4. 学着把未来的事,交给“未来的自己”

前文提到,很多人会分心,是害怕任务成果无法让上级满意。对此,介绍一种看待自己与时间的方式: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看作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由不同时刻中的“我”构成。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会分配给每一个不同时刻的“我”,而每个“我”都只有一小部分工作要做。这一刻的“我”只用完成当下的工作,至于工作的成果与后续的应对,自然会由未来的“我”去想办法完成。同时你需要意识到,只有每一个“我”专注于尽己所能,才能将事情做到最好;如果现在的“我”分心于担忧未来,那么未来的“我”就得弥补这一刻的分心带来的麻烦。

今日电影推荐:韩国电影《马拉松》2005年上映 豆瓣评分8.2




10月10日读书心得:

第一篇: 吹牛——红柯

红柯,原名杨宏科。1962年生于陕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先后获得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奖等多项大奖,是目前全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吹牛》:

内容梳理:就叙事而言,《吹牛》的故事简而又简:小说只写了两个人(马杰龙和“我”)、一件事(吹牛)和一个场景(草原醉聊)。

作品赏析:

艺术性:

肖复兴在《古典主义的魅力和遗憾—我看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中写道“这几年一直扎扎实实在写短篇小说并取得不俗也不凡成绩的红柯,这篇《吹牛》并不是他最为精彩之作,但同他其它的短篇小说相比,写得潇洒奔放,因而显得别具一格。

天苍苍,野茫茫,人、牛、大自然与现实那样巧妙地融合一起,在边塞的草原风情中尽情挥洒,在不经意之中将社会变革的风清新地吹来,一种传统农业文明不可避免地在渐渐逝去带给牧民心里的律动,写得不动声色却那样的水乳交融。

于是,吹牛、呼噜、酒、太阳、牛粪、草原菊……俯仰前后,尽是小说落花流水,蔚为文章,浓郁的诗性色块泼洒在画布上,富于生命的激情在散漫之中收放自如。这种写法,让我们似乎看到中国传统的泼墨写意。”

自然的美景,草原人的风俗画,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而这一切,与这一文化的产物—草原男子汉的友谊,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人在体会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苍茫心境的同时,更为这种自然所孕育出来的单纯、质朴却有不乏深沉含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慨叹,自然的生出向往憧憬之情。”

作品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叫马杰龙的牧民用自己喂养的二百头牛换得一张现金支票,一时难以接受,叫自己的朋友来吹牛。两个人在草原上喝得大醉,产生了一系列幻想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红柯却用他独特的视角。将社会改革带给牧民的心理变动张扬为这篇打动人心的《吹牛》。

与现今的一些畅销小说不同,红柯很少或几乎从不把人物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更多地通过大自然,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执迷于这种西部的野性的力量”去张显人物,塑造人物。

可以说,从建国以来写新疆的,新疆本地人也写,也有半路到新孩待了一段时间的人写,或者是采风的专门写,但现在大家一致公认红柯笔下的新疆还是比较独特。这种独特源于红柯与新班冥冥中的一种无法分割的血脉相通,也源于红柯自身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人在自然中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感觉,人在社会里面和人与人之间反而好像是比较隔膜一些。

文学界里有一个说法,就是人真正的本质,可能不在自己的故乡而在第二故乡,因为文学从一定程度讲就是创造第二现实。人在现实里面生活着,但是又用文字创造一个想象世界。新疆可能就是符合红柯的第二现实,符合一种梦想。

“在艺术上,红柯的小说目的不是在向读者说故事,而更多的是传达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幅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与温馨和谐的画面中带给人的是莫名的感动对大地的礼赞,对生命的讴歌,对自然之神的顶礼膜拜。”

因而他的小说主题并不提炼的十分明确,也几乎没有复杂的情节,小说的推进常常是作者一种意识的流动,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写法。好像一个诗人用跳跃着的思维经营小说的布局谋篇。

两个男朋友互相在草原上喝的大醉,互相吹牛,吹牛又是一种梦想,一种幻想,它在技术上有难度,既没有故事又没有情节,似乎不能构成一篇小说。但是红柯通过一种语言和一种张力把这个小说构成了,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愉快感,也有一种新孤的地域特色。红柯实际上是在用诗歌手法创作小说,可能一般的读者不好接受,但文学行家很看好,因为里面体现了一种艺术精神。

思想性:

它的精神质地很不简单.因为它写出了与草原共生的人——马杰龙们的内在神性,即粗犷的生命本色和大漠一体的豪迈以及对土地、牛羊和生活入骨入髓的挚情。

《吹牛》开掘了主人公身上蕴藏着的属于高原的生活意趣。这在三个方面尤为明显:

其一,率真的生命哲学。《吹牛》里的男女,和褐色的山石一样自然与真实,遮蔽着他们粗朴身体的是亘古未变的质朴。看那位在荒蛮地域才能“活出来”的汉子“我”,打马去杂货店买给朋友的东西时,“他高高在上,指指这个指指那个”,柜台上瞬间堆出一堆东西;在去和朋友吹牛的路上,穿行丘岗,他竞然在马背上睡了一路!而不论在马上,在床上,只要睡着,他的呼噜就好像“威力无比的大型轰炸机”起飞,“山呼海啸,波澜壮阔”⋯⋯当两个好朋友在家里喝酒,女人则“不停地加酒加菜”,因为“很喜欢他们吹牛”,而两个醉汉,更是随心所欲,胡吹海侃。多么豪气的人,多么自在的活法!

其二,原性:对功利的不在乎,而对于“心”的在乎。在《吹牛》里,马杰龙们似乎是汲着山泉、啜着雨露的生灵,而尽显“绿色生态”的品性,真情渗进他们灵魂的血脉,成为其与生俱来的肌理。且看,“我”只因为老朋友“叫”。就纵马“好几十公里”去牧场与之“吹牛”,腰里“像别着几把刀子”一样别着几瓶伊犁特。而那住笑眯眯的,像传说中的哈萨克王一样的马杰龙,就坐在大片的草原菊上候着他,脚边,“是四只小猎犬”(四瓶酒)。把草原菊丢进嘴里,两人咬开瓶盖,对着天空痛快地“吹喇叭”。喝得高兴,太阳变成了“穿着红兜兜”的女人,而马杰龙内心的痛才被勾起来,原来,一大群牛换成了一张巨额支票,让主人公失魂落魄,悲痛难抑。事实上,这是魂和肉身的血腥剥离,当牛早已化为自身的一部分,甚至牵动爱情的原初记忆时,我们从马杰龙们顿然而生的疯狂,咂出那对于情的看重。

其三,情调与味道。西北一向很有情调和味道,而《吹牛》借酒真正写出了西北生活浓浓的情调和味道。小说以酒为核心意象和媒介,以酒桌为起点,以赴酒、马家酒事、草原醉聊为线索,在空间位移中平滑地实现了作品主人公的转换性书写,从而得以在叙事流程上十分自然、合理地勾勒出人性独特的样态。

喝酒是最显新疆人豪气的场合,《吹牛》对赶酒和对饮的慢条斯理的叙写,既揭开“我”和马杰龙性格中与岁月、苍原共生的原生质——真性情,也在酒气、酒疯中,将现实和幻觉融为一体(如套在主叙事线上的关于马杰龙和老婆相识情事的记忆),由此建构了小说可贵的新真实。红柯是个领悟了西北、领悟了戈壁和草原的作家,他在大尺度的天地里呼吸,吐纳历史与自然的真气,猎获属于一个探险者的风度、性格与景色,《吹牛》正是其吐纳之后沉淀下来的金子般的硕果。

第二篇:哺乳期的女人——毕飞宇

毕飞宇,1964年1月生,江苏兴化人。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曾两获鲁迅文学奖(另一部为《玉米》)英仕曼亚洲文学奖、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获评“最受法国读者欢迎的中国作家。2017年8月21日 ,法国文化部授予著名作家毕飞宇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哺乳期的女人》:

内容梳理:《哺乳期的女人》讲述了断桥镇一个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小男孩啃咬一个“哺乳期的女人”惠嫂的乳房从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依山傍水的江南小村—断桥镇。镇上有两家人,一家是开杂货店的惠嫂,这是一个生过孩子不久的年轻母亲,另一家是她紧邻旺旺,是一个七岁的男孩。因为父母常年在外跑生意,旺旺一生下来便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只有在过春节时才能和爸爸妈妈相聚四五天。没有吃过母奶的旺旺,每次看到惠嫂给孩子喂奶时都非常羡慕与神往。后来,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强烈的欲望,突然地咬了惠嫂的乳房,由此引起了镇上人的嘲谑与非议,并遭到了爷爷的殴打。应该说,旺旺在物质生活上并不贫困,他吃着各种丰富的营养品,长得结实健壮,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旺旺”。然而,可悲的是在心灵情感上却极其荒芜与匾乏,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的呵护与滋润。春节期间,旺旺刚开始熟悉和喜欢陌生的爸爸妈妈,却又在他睡觉时扬帆起航,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旺旺赶到河边时,“旺旺的瞳孔里头只剩下一颗冬天的太阳,一汪冬天的水……

作品赏析:

创作历程:小说《哺乳期的女人》涉及的主题,源于作者多年前在浙江一个小镇的见闻,及与一位刚生孩子的同事拥抱的感受,实构与虚构兼有。1995年5月,作者傍晚到达一个小镇,找旅馆的过程中,发现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只剩老人和小孩,且都不会说普通话。作者在一家装修不错的房子前见到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其他的话作者都没听懂,只听懂了一句话,她说自己有5个儿子,说这话时表情自豪。作者那一刻他深刻感到这种自豪背后的空洞,她那么多儿子,盖起那么漂亮的小楼,但这些儿子没一个在她身边。

后来作者在《南京日报》的同事生完孩子回来,见面时发现同事身体变形了。拥抱一下,闻到母乳的香味。后来作者经常想起那次奇特的拥抱,同时想到老太太说她有5个儿子那一幕,联想到中国空心化的小镇、中国社会形态出的问题。这个理性判断和洋溢着乳香味的拥抱记忆,还原了一个巨大的空洞。构思就这么完成了。作者拿起圆珠笔,自然写下了“哺乳期的女人”几个字,写出人物关系,两天内用时8个小时完成了这篇小说。

艺术性: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情节的委婉曲折、引人人胜,主要是在对琐碎的民间生活的真切描摹中注人丰富深邃的人性,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例如惠嫂给孩子喂奶时的动作与神态,旺旺拒绝食用奶粉的倔强,尤其在旺旺眼睛的描写上,不仅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而且精确细腻、曲折有致,含蓄地暗示出旺旺在特定场景中的心理状态。例如,旺旺在挨打后看惠嫂喂奶的眼神:“他的黑眼睛总是在某一个圆洞或木板的缝隙里忧伤地闪烁”;“一抬头就汪了满眼泪”;“他的泪在阳光底下发出六角形的光芒,有一种烁人的模样。”在这些对眼睛的刻画中,让我们捕捉到一个精神上受到伤害的儿童,对母爱既渴望亲近、又忧惧哀伤的复杂心理。

错位

小说的结构上,以旺旺为中心,从人性与心理的不同角度上设置了两种错位的情景,一种是从小依靠喝奶粉长大的旺旺,在母爱情感上构成严重的缺失。与此同时,惠嫂的饱满的乳房对旺旺产生了强烈的诱惑,于是这二者之间便形成鲜明的错位,基于这种人性的反差,小说有力表现出母爱匾乏的现实及对母爱的真诚的企盼。其二惠嫂与旺旺的纯洁的母爱之情与断桥镇卑琐的文化氛围在心理上具有明显的错位,在相互对比中,愈加衬托出前者的圣洁与美好,反衬出后者的阴暗卑鄙。并昭示出,正是这种群体性的精神病态,才构成了对旺旺心理的残酷迫害。作为这部小说的最基本的框架就是建立在这两种错位情景的精心布局上。通过这种巧妙的结构,不仅实现了对文本题旨的预设,而且赋予思想意蕴以一定的弹性与张力。

意象

作者对旺旺使用的不锈钢碗与不锈钢调羹进行了反复的描写,这种现代化的工业产品便成为当代物质文明的象征,但饶有意味的是,当这两种食具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却是冰凉的声响,这一意象暗示出在现代化物质文明的背后,却分明掩盖着爱的缺失与情感的冰冷。

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是指借助儿童的眼光观察与判断事物,具有较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指出儿童眼光“与那些烂熟的成年状态相比,他更多一些质朴无华的天性,更多一些可爱稚拙和迷人的纯情。当一个婴儿用了他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他必要省略掉复杂、丑陋、仇恨、、恶毒、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而在目光里剩下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在这里,无论是天蓝色的血管,温暖清凉的奶水,还是半透明的阳光,显然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这种儿童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一方面能对儿童心理做出准确的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在儿童视角的净化下,艺术化的生活富有情致和韵味。

思想性:

在小说中惠嫂尽管遭到旺旺突然的“袭击”与“伤害”,“在右乳上印上一对半圆形的牙印与血痕”,但是,年轻的母亲并没有对旺旺的行为表现出严厉的谴责,随着旺旺受到镇上人的指责、爷爷的体罚及生病住院之后,惠嫂逐渐理解了孩子的心。特别是面对着旺旺的一双忧伤的眼睛,这位处于哺乳期的女人,心中激发起对旺旺的疼爱和怜悯。她要让旺旺如同亲生的孩子一样吸吮着自己的奶水,从而用一颗母爱的心轻轻地慰藉旺旺那遭受伤害的弱小的心灵。旺旺拒绝吃奶后,她为与孩子之间的爱的隔膜不禁痛哭失声。当她听到旺旺挨打的声音与围观者对于旺旺的谴责时,“她的泪水泛起了一脸青光像母兽。有些惊人。惠嫂凶悍异常地吼道:“你们走!走—!你们知道什么?”表现出为爱护儿女不惜以死相搏的崇高和悲壮,不难发现在惠嫂的身上不仅充满母爱这一人类发展中最原始、纯洁与无私奉献的自然情感,而且富有善良、仁慈、爱护弱小这一超越母爱层面的更为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在旺旺稚弱的心灵里多是孤独与寂寞,所谓名叫“旺旺”,仔细品味,其中便含有讽嘲与怜悯的意味。所以,当惠嫂奶孩子时,她那硕健的白色的乳房及散发出的乳香对于旺旺情感饥渴的心理便构成了巨大的诱惑。显然,乳房在这里已成为母爱的象征,旺旺所表现出的对于乳房的亲近并渴望占有的心理与行为,实际上正表达出对于母爱的渴求和呼唤。与此相应,小说成功地写活了一位满怀爱心的年轻母亲。

在《哺乳期的女人》中,既有对美好情感的呼唤与赞颂,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批判思想。文本中表现为双重的批判指向,其一是批判商品经济对人间真情至爱的扼杀。不可否认,随着社会转型,各种价值观念都经受着商品大潮的猛烈冲击,令人震惊与悲哀的是,包括母爱在内的人性美与人情美都遭到空前的冷落与裹读。旺旺的父母正是为了发财致富才狠心地抛下孩子。让他生下后就孤儿般地承受着无爱的荒凉与孤苦。物质的富有与情感的缺失成为这个时代触目惊心的反差与错位,作家意在呼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要践踏人类社会中最宝贵的尊严、情感与精神。其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断桥镇人的精神领域。在断桥镇的文化空间中至今还弥漫着封建思想的陈腐气息。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还没有彻底清除卑劣与驱逐阴暗,并自在断桥镇形成了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成为谋害情与爱的看不见的杀手。

当旺旺咬了惠嫂的乳房之后,人们不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竟然把一个年仅七岁的男孩非常荒唐地与性连在一起,以至于连溺爱旺旺的爷爷为履行管教的责任,不得不让孙子承受皮肉之苦。也许,人们在戏谑旺旺的同时,释放了心中被压抑的情欲,然而,却不知道这种伤害儿童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与残忍!因此,为了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我们不仅需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更需要建构一个纯洁的精神空间。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46天,今日小理论是:专注力,短暂的十一小长假结束啦,反思了一下自己,最近自己比较懒,主专力不行,总拖拉,总感觉疲惫,做事不专注,容易分心,总觉得差不多,差不多就行其实差很多,从今天开始坚持锻炼,坚持看书,坚持学习,少玩手机,断网不看朋友圈,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