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论认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01
小A和小B两人都是在农村长大的,结婚后,两人去上海打拼天下,把年幼的孩子小C留在了老家,由年迈的父母照顾。几年过去了,小A夫妇车子、票子、房子都有了,就把小C从老家接回到身边,并联系了重点学校上学。
小C很聪明、调皮,思想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早一点,却很叛逆,网络成瘾,甚至逃课去网吧。多日不见的小B出差回来,也不嘘寒问暖,一见儿子成绩差,劈头盖脑就是一阵毒打。小C很委屈,好象父母眼里没有亲情,只有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面子。更是离家出走,一去不复返。
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就是亲子间的依恋,婴儿大约4个月就开始认人了,对长期照顾他的人会越来越依赖。如果婴儿受到惊吓,惊恐不安时,如果父母在场,这种不安的状态就会缓解。
心理学认为:儿童早期的两种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就会比较叛逆,故意调皮捣蛋、惹事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努力地寻找被爱的证据,甚至还会早恋,因为缺爱嘛,所以就要去找爱。
02
朋友的父母是很努力上进的人,为了事业,把朋友托付给了乡下的亲戚照顾。
虽然朋友生活条件很好,不愁吃穿,兜里总揣着百元大钞,随心所欲地购买玩具、零食,让我羡慕不已。但寄人篱下的日子,父母给朋友留下的只是一个迟钝甚至漠视的印象,亲子关系处于淡漠、隔阂之中,长期孤独的朋友感到被拒绝、被抛弃、受冷落,日渐变得不爱说话,自卑、孤僻、内向、敏感、焦虑。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对于爱情,朋友属于“慢热”,心里总有恐惧感,害怕如果我投入了结果会怎样呢?万一被拒绝了多没面子呀!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也不敢去表白。有女孩子主动和他交往的,他又担心人家是看上他的家庭了,还是看上他的工作单位了?三十多岁了,却还未找到心仪的对象。
而朋友的父母却只以为孩子有吃有穿就行了,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一无所知,等到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又把所有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总是埋怨朋友缺乏情商,却从没有想到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了8个阶段,在这里我只列举其中的前5个阶段:
1.婴儿前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婴儿后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幼儿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童年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少年期: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个体发展的早期对环境改善和负面影响(如营养不良、情感剥夺)最为敏感,且早期不良教养的后果可能持续终身。
所以孩子需要家长有质量的陪伴、关爱和呵护。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父母满满的关心和浓浓的爱是孩子人格养成的摇篮,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孩子聊天、谈心、散步、运动、娱乐,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纳和卷入,象朋友一样给孩子及时的指导,让孩子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感到温暖和热情,继而将世界理解为温暖、友爱、仁慈的,就会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的态度,就会对自己有坚定、积极、乐观、满足、合作的自我评价。
03
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很多父母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放弃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朋友圈里热传的一句话: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是家长,更是朋友、人生的导师。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潜移默化中都会被孩子模仿学习。在孩子的成长中,难免会遇到在他们能力范围内难以解决或者难以接受的事情,如果没有父母及时指导、排解情绪、解决问题、遮风挡雨,很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家人相依相伴,满满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被深爱着的孩子,也更容易学会去爱别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拥有健康的性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好喜欢一句话: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这辈子,无法与你一路伴行、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可能都不会再见。就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