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两个小朋友下国际象棋,还挺好玩的。
一个小朋友执白棋,我暂且称他为甲。另一个执黑棋,我暂且称他为乙。两者技术相当,棋面上都只剩5-6个棋子了。这时候甲突然耍赖,硬是拿走了乙棋面上的黑棋,这种不按规矩出招的招式真的很“小朋友”。乙笑嘻嘻地说:你还给我。甲也笑:就是不还,你走错了。还把棋藏到了背后。我原本以为要争吵起来,正全副身心准备劝架。乙还是笑:那我就拿你的白棋放在这啦。他边笑着,边把刚才吃掉的白后放到了棋面上。甲也笑:这个不算。就这样笑着闹了一会,甲归还了黑棋,游戏继续。
我当时紧张的情绪一下就释然了。
棋局很快结束了,两位小朋友也很快收拾好所有的东西离开了。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的直觉会是他们要争吵起来?
第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小朋友一起玩闹,最后闹僵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我的直觉经验在第一时间给我发警报。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我自己就是玩闹不起的人,容易发生闹僵的现象。所以我很容易关注到这样的现象,并且产生防御心理。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吵起来?
是的,他们没有吵起来。他们之间产生了冲突,但是很和平地解决了。这是一种智慧。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平和轻松的心态。就好像被抢棋和下一步棋这两个动作都是一样的,都是游戏的一部分。面对冲突的时候,我欠缺的就是这种智慧。
他们没有吵起来,是因为没有大人的介入。作为旁观者,我没有插足他们的谈判。他们有充分自由的时间运用自己的资源进行谈判,最后协商一致,完成棋局。他们是这场棋局的主人,他们主宰着这场棋局的氛围。
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他们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会什么会如此影响深刻?
因为我受到了冲击。是的。我潜意识中低估了孩子的交往智慧,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权力的高位。虽然最后没有践行,但是我的直觉反应是如此。这种潜意识也是我行为习惯的一个投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我遇到了某种争执,或许我会选择吵架闹得不欢而散,这时我期待地是某个大人物的救场。而且我自己面对争执的处理手段是不够耐心和智慧的,我过于急躁地想要实现某个结果,而忽视了愉悦的过程,导致心态失衡,处事偏颇。
我认为耐心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是我需要修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