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小曼
最近在践行“每天读一本书”行动,不得不说,沉浸在书籍的怀抱中真的是很棒的体验。
朋友问我,读那么多书,记得住内容吗?坦白说,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虽说读书的目的并不是把它背下来,但是人的记忆力有限,每天输入的内容这么多,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够巩固书中的内容呢?
写书评、读书笔记或是摘抄,都是不错的读书方法。除此以外,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还给我们介绍了另外一种方法——讲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樊登,也就是拥有超过两千万用户的“樊登读书”的创始人。他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获1999 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的殊荣;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主持过《实话实说》、《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著有《可复制的领导力》等作品。
这本书是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读书和讲书的经验,输出的一本读书方法指南。语言简洁走心,实用性强,是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一、如何选书
爱书之人都知道,书海辽阔,要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读更好的书中去,就得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选书方法。
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书所获得的体验和收获都是不一样的。作者在书中,基于自己多年读书和讲书的经历,提出了一个观点:具有建设性的好书,值得我们阅读。
那么,何为“具有建设性”呢?书中是这么理解的:
1、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
2、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3、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除了以上几个大原则以外,作者还不吝赐教他买书的秘诀:
1、看出版机构。一家好的出版机构会为自己的品牌负责,所以出书的时候已经为读者把好了第一道关;
2、看作者背景。如果是非娱乐性的阅读,那么最好选择某个知识领域中的著名作者。
3、看推荐人。好的推荐人不会随意给读者推荐书籍。
4、看书中的推荐清单。好的作者会在自己的书中为读者推荐清单,“好书是从好书当中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5、看书后的参考书目。如果想要进行系统阅读,或是在读到一本书后对那个领域感兴趣,不妨从书后的参考书目去选书。
二、如何读懂一本书
除了了解选书的原则以外,我们还要知道,如何能够更好地读懂一本书。首先,作者指出,扩大自己的“理解力池子”,能够读懂更多的书。
“理解力池子”包括七个方面,作者在详细介绍的前提下,还为我们推荐了相关方面的书籍:
1、经济学知识。不需要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但是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方面知识的,这里推荐的好书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2、这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作者推荐《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3、国学常识。这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可以阅读的好书很多,比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等。
4、管理学知识。管理学是处理当代人际关系的一门重要学科,作者推荐《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掌控谈话》等。
5、逻辑学知识。良好的逻辑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上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口才、写作能力,推荐《思辨与立场》。
6、哲学知识。有了一定哲学基础,可以让人的眼界更开阔,认知层次更高,作者推荐《生活的哲学》。
7、人生经验。有些书籍,如果没有人生经验,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推荐《人生海海》、《这不是你的错》等书。
当一个人理解力的池子扩大了,有了自己一套知识体系,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能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去读懂一本书的内容。在这个前提下,还要掌握一套“解构书籍”的方法,以助我们更好地消化书中的知识。
1、首先要弄明白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他人的力量》一书,想要解决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2、对于书中主要问题,这本书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比如我现在读的这本《读懂一本书》,就为读者们提供了一套消化知识的方法论。
3、读完以后,思考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精华。这一步,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先稍作休息,试着让大脑回忆。
三、如何解构一本书
不少人读书的时候,喜欢一边阅读一边划线,也就是做读书笔记。这样的读书方法确实很爽,会有一种吸收书中重点、精华的感觉。
但是,做读书笔记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和技巧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称得上书中的精华。这里,作者给出了下面几条标准:
1、记下被清晰界定的概念。一般来说,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会先把概念界定下来,这是阅读整本书首先要把握的基础知识。
2、作者提出的某个问题和观点,让你有冲击感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往往就是价值较高的内容。
3、书中的解释让你感到意外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往往能够刷新、提高你的认知。
4、书中有趣或让你感到心灵冲击的内容。这一条就见仁见智了,每个人的阅读目的和阅读体验不一样。
如果要更好地吸收一本书的精华,作者指出:讲书就是最好的沉浸式学习的方法。
书中把学习分为“观光式学习”和“沉浸式学习”两种。
前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现在流行的“打卡”,看似学习了不少内容,但实际上发生效用的并不多。
后者,也就是沉浸式学习,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库,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最终内化为我们的综合能力。
想要进行这样的深度学习,可以通过讲书的方法。顾名思义,讲书就是把一本书的内容讲给他人听。当然,讲书并非简单的朗读,它实际上是一种内容再创造的过程。
在讲书之前,我们需要整体把握和记忆一本书的内容,作者在这里推荐画“思维导图”的方法。
读完一本书以后,利用一张A4纸和一支黑色水性笔,在纸上把书中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画成一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掌握书中内容的脉络,将书中的内容进行串联、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对内容有了把握以后,就可以开始讲书了。
首先,要遵循两个大原则:一是讲书的内容要以书为据,尽量不要延伸太多主观的东西;二是用自己再创作的内容来讲,不是单纯地将书的内容浓缩。
在讲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坡道的方法,让你讲出来的内容更有逻辑、更具吸引力。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去引出文中的内容;或者,利用生活场景拉进与听众的距离,再引出书中的主要内容。
进入正文以后,对于文中的论点通过案例、数据和故事等进行充分论证,可以使你讲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要懂得取舍,把最有价值的素材放在前面,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归纳合并,可以使整个内容更加凝练。
从本质上来说,讲书是一种分享和输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书中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地记忆和巩固,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当然,讲书是要一步一步练习和提高的,无法一蹴而就。
正如作者樊登所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如果你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通过读书去为生活“增量”。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一书,提倡用讲书这种输出和分享的方法,来更好地读懂一本书。无论你的出发点,是想要通过读书吸收知识,还是想要成为一个未来的讲书人,都不要错过这本好书。